新华网上海10月31日电(记者张建松 实习生汤颖)我国第一艘“河道曝气复氧船”即将驶进上海的苏州河,肩负起为上海母亲河常年输氧的光荣使命。
作为苏州河整治一期工程十项主要工程之一的河道曝气复氧工程,其主力军将由“河道曝气复氧船”担当。这条为苏州河度身订造的“河道曝气复氧船”,外形酷似一只银灰色和浅蓝色相间的鞋子,总高度为3.6米,核心部分--制氧曝气装置位于长12米、宽6米的工作舱内。据介绍,制氧装置每小时可以制出浓度为90%的纯氧150立方米。
除制氧外,“曝气复氧船”自身也具备多项环保功能,船底有一台专门用于处理机舱含油污水的油污水分离装置,集粪舱用来收集厕所的生活污水,船上选用的柴油发电机组,其废气排放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此外,“曝气复氧船”已采取了得当的降噪措施,昼夜噪音将不大于65分贝。
“曝气复氧”在世界其他河流治理工程中也曾发挥过巨大作用,英国泰晤士河河水水质在通过曝气复氧船堵污充氧后,得到了明显改善。上海的环保专家称,这座流动的“制氧车间”在苏州河上的投入使用,无疑将对苏州河“旧貌换新颜”起到推动作用,有了充足的氧气,河中鱼儿可望增多。此外,“制氧车间”还将增加好氧菌的数量,而好氧菌对有机物的降解速度高于恶氧菌,能更快地降解河水中的有机物。
全长125公里的苏州河,是一条贯穿上海城区的主要河道,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由于沿岸造纸、纺织、化工、面粉等工业迅速发展和生活污染,河水恶化,鱼虾绝迹,黑臭长达80年。为了彻底治理这条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污水河”,1996年,上海启动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整项工程规划投资200多亿元,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实施17项主体工程,使苏州河消黑除臭,重新恢复昔日“鱼翔浅底”的勃勃生机。
目前正在实施的苏州河治理一期工程已投资逾86亿元,通过综合调水、支流截污、码头搬迁、桥闸改造、河道曝气复氧等工程的实施,已成功地消除了苏州河的黑臭。据上海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显示,原先毫无生气的苏州河已开始出现了多种水生动物。前一段时间,上海市民还惊喜地在苏州河里发现了鱼。(完)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