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科学家称不能长期依靠碳沉降来遏制全球变暖
2001-11-08

  科学家对近二十年来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与吸收情况进行研究之后认为,所谓的“碳沉降”效应可能只是暂时的,不能依靠它来长期遏制全球变暖。

  “碳沉降”是指植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于它们释放的二氧化碳,这有助于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

  来自欧洲和美国等多个地区的30名科学家在将于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说,地球植被的碳沉降效果并不稳定,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数据证实,陆地生物圈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吸收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基本相当,没有出现碳沉降,20世纪90年代则有一定的沉降效果。

  数据表明,20世纪90年代的碳沉降效应主要出现在北半球的非热带地区,包括北美、中国、欧洲等。科学家认为,出现碳沉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上述地区的退耕还林。此外,森林和草场火灾减少,使植被释放的碳减少,对碳沉降也有帮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虫灾等其他因素的变化可能导致树叶、枯死植物和土壤微生物释放的碳减少。

  科学家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以提高植物生长速度,从而吸收更多的碳,暂时增强碳沉降效果,但这一效应终将达到饱和。影响碳沉降的不稳定因素很多,长期来看,全球陆地生物圈并不一定能够持续起到碳沉降的作用,特别是在温暖而干燥的年份。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