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莫斯科7月18日电(记者栾海)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的专家日前公布报告指出,人为污染港湾海水会使海水中具有腐蚀能力的生物增多,从而加剧轮船水下构件的受腐蚀程度。
据海洋生态学专家兹维亚金采夫和别洛古罗娃介绍,俄远东金角湾和伦达湾的海水盐浓度、酸度、温度大致相同。但由于人为原因,金角湾海水浑浊,有机物过剩,含氧量较少,海水化学成分更有助于部分甲壳纲、瓣鳃纲动物和细菌滋生。为检验上述情况对海水中具有腐蚀能力生物的影响,科研人员分别在金角湾和伦达湾的码头附近,将多块用于制造轮船水下构件的优质钢板放入了海面下两米处。7天后科研人员发现,两处钢板的表面均出现了霉腐微生物和能将二价铁盐氧化成三价铁化合物的细菌。所不同的是金角湾钢板表面的微生物数量多出了近3倍。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藤壶、贻贝等动物在金角湾钢板表面的微生物层上安了家。120天过后,金角湾钢板表面的生物总重量达到了每平方米23公斤,比伦达湾钢板表面的生物总重量多出了一倍多。
俄专家指出,在上述生物中对钢板最具破坏力的是藤壶。这种身披石灰质外壳的小动物能紧紧地吸附在金属表面,其分泌的胶液能腐蚀钢板。实验结果显示,由于金角湾更适于藤壶生存,因此该海域钢板受藤壶腐蚀的面积比伦达湾的钢板多出了近9倍。
兹维亚金采夫和别洛古罗娃认为,上述实验说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港湾海水污染会增加海水中具有腐蚀能力的生物数量。此外,如果大量藤壶长期吸附在轮船底部,还会导致船只航行阻力增大,航速降低。因此,港湾海水受污染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完)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