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我国科学家成功解决北方干燥地区出土漆器糟朽问题
2002-09-02 记者 张燕

  我国科学家在北方干燥地区出土漆器保护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专家们不仅探索出最佳的漆皮回软材料和回软方法,还研制出漆皮回软后的展平加固修复材料和技术,成功解决了北方干燥地区出土漆器的糟朽问题。

  漆器工艺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一项杰出创造和发明,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战国与秦汉时期,漆器品种开始增多,工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是漆器制造的繁盛期。

  近年来,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及新疆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证实了我国北方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秦汉文物,其中包含了为数不少的漆器。考古专家指出,这些漆器工艺精湛、纹饰优美,具有重要的工艺美术和文物价值。

  然而,由于埋藏环境等因素,我国北方干燥地区的漆器在出土时,器物大多支离破碎或残缺不全,漆皮也卷曲开裂,有的稍一触碰就碎为数块或变成粉末,极大地影响了漆器的保存与保护。

  1998年,受国家文物局委托,甘肃省博物馆承担了“中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糟朽漆器保护研究”科研课题。

  4年来,专家们以具有代表性的甘肃静宁地区出土的糟朽漆器为材料,对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漆器的糟朽特点、糟朽原因和保护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水、乙醇、丙二醇、丙三醇及聚乙二醇是较为理想的漆皮回软材料;采用回软剂与热溶液相结合的办法,可以成功实现漆皮回软;乳液型粘合剂与纸、绢、古代木材作回软漆皮的加固材料效果良好;采用聚乙二醇、乙醇溶液与PB-72丙酮溶液渗透加固糟朽漆器可实现漆器保护,延长糟朽漆器文物寿命。

  目前,此成果已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鉴定,不久之后将用于完成甘肃静宁博物馆馆藏糟朽漆器的保护与修复,并在我国北方其他省份推广。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