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中南大学召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研讨会
2012-05-02 中国教育网

  中国教育网讯 2011年9月30日上午,中南大学在科教大楼会议室召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研讨会,启动中南大学协同创新工程。实施“2011计划”,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动。实施“2011计划”遵循“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基本原则。其重点任务就是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

  中南大学校领导黄伯云、黄健柏、徐建军、郭乃正、田勇泉、徐慧、胡岳华、周科朝、陶立坚、朱学红出席会议。研究生院、科研部、人事处、财务处、本科生院、规划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二级学院院长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刘少军副院长主持。

  周科朝副校长介绍了“2011计划”的实施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管理实施、政策保障七方面的内容,对其要点进行了重点解读,并在深入分析我校基础与现状的前提下对学校协同创新工程的开展作出部署。他建议,在即将召开的学校人事工作会议和教学工作会议中,将“2011计划”中重点强调的机制、体制改革内容列入会议重要议程,为抢抓“2011计划”战略机遇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他还从“强化协同管理,做好顶层设计”、“凝练优势项目,谋求先发优势”两方面作出了相关安排。

  黄伯云校长作重要讲话。他说,“2011计划”旨在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对于我校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作为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即将实施的另一个重点工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学校各部门、单位和二级学院一方面要深谋远虑,认真思考,积极应对国家需求,继续埋头苦干,争取成果,同时也要抓住机会,相互协调与合作,站在更高的着眼点上,打破学科、部门壁垒,实现学科建设的优化和科研项目的升华,不失去这一机遇。

  他说,“2011计划”与以往的教育工程的不同点是它实行以项目为单位的形式,按项目申报和审批,因此要求所有院系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协同创新,理顺各方关系,拓展内外渠道,需要大家抓紧做好接下来的准备工作,按照要求、转换思路、迎接挑战。能不能在“2011计划”中抢占先机,回答的是“各学科带头人把学科带到哪里去”的问题,希望与会人员认识到身上肩负的责任,为了学科的未来、学校的发展、为了国家高等教育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我校很多例子都证明了一个原本较为薄弱的学科经过大家的刻苦努力也是可以找到突破口的,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亦将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就各自的疑问及相关想法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校领导一一给予了回答。

  学校将在10月15—30日还将组织战略研讨与调研,并在随后形成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全面启动我校协同创新工程,进一步发挥中南大学“产学研用”的特色。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