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五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11月30日在浙江义乌揭晓,共评出创新奖11名、进步奖12名,并首次设置获奖项目成果路演环节。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经科学技术部核准,被外界誉为“中国人工智能最高奖”。
本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自2015年1月启动推荐申报,共收到全国60多个科研院所106个项目的推荐,最终有23个项目获奖。
其中,清华大学孙富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胡卫明分别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创新奖一等奖;“连续分布式光纤智能感测技术及其应用”、“基于石墨烯触摸屏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进步奖一等奖。
据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有成介绍,本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申报数量增幅达50%,申报单位覆盖面不断扩宽,涵盖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且项目与产业化应用更紧密。
本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首次在新闻发布会中设置获奖项目成果路演环节。由武汉科技大学周凤星等完成的“轧机早期故障智能诊断与寿命预测技术”等3个获奖项目做了路演。
“我们希望有更多成果让大众感受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说。
本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中,成就奖5年来首次空缺。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