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什么?“生态道德”有哪些内涵?我国的中小学生对这些问题又有多少了解?安徽省自然保护管理站对4所教学质量在合肥市居于中上等水平的中小学的40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4%的小学生对“生态”概念有初步认识,而对“生态道德”概念有基本认识比例最高的高中生也只占38%。此次调查的范围虽然不大,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未成年人群体中间,生态道德观并未深入人心。
在日前由国家林业总局主办的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来自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猫儿山、鄱阳湖、王朗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林业部门与学校的代表,就如何构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新途径,以及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形成的共识是,走课堂“内”“外”相结合的道路是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理性选择。
走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观念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理论,如今生态一词已为我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高校师生广泛使用,而部分中小学生对生态及生态道德概念的内涵却知之甚少。对此,安徽省自然保护管理站周小春解释说,生态道德概念对未成年人来说较为空洞和抽象,破坏生态道德造成的危害往往不易察觉;而生态一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理念主要来自课本和老师的言传身教,要让未成年人真正理解生态的含义并将遵守生态道德变成自觉的行动,课堂教学的渗透尤为重要。
福建省屏南县第一中学教师胡继容主张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紧密结合起来。他认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关系的教育。“无论从生态道德的含义还是内容上看,生态道德教育都应当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进入校园。”
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小学教师李晓辉则认为,小学自然、语文等科目的教材和课堂教学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主动地发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武汉市常青第一小学教师万玉霞和宗虹告诉记者,在这方面,他们学校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数学教师根据数学学科渗透绿色教育“隐形”性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有关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的实例和数据,效果不错。
走出课堂,让生态道德实践融于大自然
生态道德是一种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爱护自然和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从这一概念的内涵出发,不少与会代表提出,生态道德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走出课堂,在建设绿色校园的同时,与林业部门合力强化生态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并以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依托,着力打造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每年春节来临之际,都组织数10名12岁至17岁的未成年“书法家”,开展“关注漓江源、保护母亲河”免费送生态春联大行动,近年来已经为周边县乡群众免费书写生态春联5000多副;武汉市常青第一小学则创建了常青社区、天河机场、武汉鸟语林、武汉植物园等几个课外教育实践基地,利用身边的人、事科学地引导学生们树立实际、连续、优质、稳定的生态道德意识。
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他们的生态道德状况以及环保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生态建设的成败,因而强化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将生态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形式多样的生态科普宣传这些课堂“外”的举措与课堂“内”的教学渗透相结合,对于未成年人良好生态道德教育环境的创造十分必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