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的转变
12月中旬的一天,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中央电大)网络中心教室内,几位教师在巨大的显示屏幕前,他们面对的是屏幕里,远在异地的学生们。学生们通过互联网,要完成网上毕业论文答辩。
这已经与1979年,中央电大刚成立时所能完成的远程教育应用全然不同。
1979年2月8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登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讲堂,华罗庚先生因此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一堂课的教师。这一幕,通过电视卫星向全国放送。全国共有28个省级电大的42万名正式学生收看这一课程。
中央电大课程的开播开正式拉开了我国视频远程教学的序幕。学生们通过定时定点接收由卫星传输的电视课程的方式,进行学习。到2004年,全国有425.45万人以这种方式学成毕业。
早期的视频应用于教学的方式还很简单:以大头照和版面内容为主的授课内容转制成电视节目,单向传输到全国各地的分校和教学点,学生们通过电视收看课程学习。最早,电大课程通过央视节目播放,每天8小时;教育电视台成立后,电大课程转由教育电视台的专用频道播放。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传统教学的挑战。1990年代开始,电大这种远程教育方式,出现了一些与教育规律不匹配的问题。蒋国珍等所作的《中期评估专题研究报告》中写到:教学模式由原有的“统一入学考试+班级教学+电视授课”变成了“统一入学考试+单纯班级面授”,这种模式与传统大学没有什么分别,出现了所谓“电大不电,远教不远”的现象。
2000年,中央电大投入上亿元人民币,对原有的教育卫星电视网络进行改造并,并与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实现了高速连接,形成了具有双向交互功能的教育专业网络。由此,通过“天网”(卫星网)、“地网”(互联网络)和“人网”(本地教学网),开始了三网合一的教学模式探讨。
电大在线远程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斌告诉《中国教育网络》,2001年4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TCL集团共同投资成立了电大在线,专业化运营远程教育服务。
随着“地网”的出现,2000年,中央电大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进行教学服务,并进行了8个教学点的试点工作。通过双线ISDN,以256Kbps的速率传输视频课程。互联网可以完成施教端和受教端的双向互动交流,先进于之前的单向课程传输。但在试点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李国斌介绍道,ISDN的拨号只能在(电信)局内或区域内完成,不能跨区域拨号,对于要实现远程教育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障碍。
2001年,中央电大开始进行了基于IP协议的H.323视频传输协议的试点,在北京、太原等地建了8个试验教学点。教师在上课时,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收看,并且可以产现互动。
2002年,中央电大又进行了系统扩容,现在,可以支持48个点同时收看768Kbps的视频流。这是基于电信级的视频教学设备,可以实现双向视频教学。
用卫星实现双向传输,成本比较高,还有政策的限制,因此,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互动教学,远端传来的画面,可以通过卫星单向播放出去,合理地利用各种网络的特点,达到更有效率的教学目地。
2004年开始,中央电大开始考虑如何实现面向学生的视频教学——之前,学生们需要到教学点的教室内进行课程学习,现在,不论学生在家中、单位还是网吧,都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附加设备,进行视频互动学习。
新模式的使用,带来了学生的新需求。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开始增多,比如,学生更希望对自己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具体的辅导内容。为此,中央电大把学生的需求进行分类,对不同的组别,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视频答疑等。
目前,已经有绝大多数学生通过互联网在中央电大学习,这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以看电视为主的学习方式。但李国斌也谈到,目前的网络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各省级电大和教学点接入的网络不一样,网间互通不畅,使各电大之间的联系遇到一定的问题。另外,视频传输需要较高带宽和对学生的更个性化辅导要求,视频互动的情况不是很多,更多地依靠BBS等方式,以文字形式完成交流。
互联网上远教手段的变化
1999年开始的中国互联网热潮,也带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到网络教育中。同年,电脑报集团投资成立天极网,天极网成为中国互联网上较早开始网络教育业务的网站。
当时绝大多数网民使用传输速率只有56Kbps甚至更低的调制解调器上网,连图片的传输都是件奢侈的事儿,因此彼时的网络远程教育,主要是以文字教材为主。学生通过网络下载教材进行自学,再通过BBS与同学、辅导老师取得交流,网校还会集中时间利用聊天室对学生进行辅导互动。
这种较为初级的教学方式遭遇了两大瓶颈。一是当时的计算机普及程度较低,网络普及程度更为低下,造成需求不足,这种网校所产生的效益有限,也就难以发展壮大;二是以文字方式进行远程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差,在遭遇其他教学方式的竞争时,不具备优势。
宽带的兴起,带来了新的产业繁荣,摄像头大规模普及,为学生端与教师端进行视频互动提供了帮助。而较高的带宽,也为视频互动提供了基础。
互联网应用于教育开始盛行,网络学院因此诞生。在此甚础上,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成立,成为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目前为21家网络学院提供远程教育平台。
网上点播课程的方式开始兴起。一些免费或收费的网上课堂平台出现,北京大学“大学课程在线”收集了一些精品课程,并在互联网上实现了点播播放。P2P的出现,为视频内容的交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一个专门为视频教育内容而设立的BT下载网站上,充满了视频教学内容。尤其是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英语视频课程,大量出现在P2P下载站点上,成为用户们下载的热门内容。
瓶颈时代
但视频远程教学的发展有些参差不齐,教育部一位负责远程教育工作的人士告诉《中国教育网络》,IPTV这种方式,对远程教育的帮助非常大,但是,IPTV方式用于远程教育,又会带来新的问题,比如农村网络基础建设程度差、人才缺乏;同时,IPTV带来的个性化教育需求,要求视频课程内容大幅增加,目前已有的课程内容显然不够用。
2003年,教育部开始了农村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元,其中每年由教育部投资10亿元,地方配套10亿元,在农村建立三种远程教育模式。具体目标是到2007年,为全国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光盘播放系统,由一台电视机、一台光盘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构成,能让孩子通过光盘来上课,即模式一;在全国38.4万所小学建设卫星教学收视点, 即模式二;在3.7万所农村初中建设计算机教室,即模式三。
农村网络建设环境较为落后,因此农村信息化远程教育的组织方式更显落后,以网络为手段实现远程教育就更为困难。一位农村基层教师表示,当地人根本不会使用电脑,而这方面的培训机会又很少;电教设备的使用需要用电,当地连电费都无法支付……
目前的视频课程缺乏又是一个瓶颈。视频教育资源的缺乏,和没有一个成形的教育资源产业链直接相关。
2003年,非典危机成为推动互联网上的视频应用的“功臣”。中央电教馆[2003]21号文件为此提出加强“空中课堂”建设,教学课程通过远程光盘寄送、卫星IP数据传输等方式,实现学生足不出户即可学习教学课程,这为短时期内加强“空中课堂”视频教学资源的建设起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由国家投入建设的视频教学资源,在面对IPTV时代时,显得有些薄弱。教学资源不丰富,教育内容的经济效益就大打折扣。
P2P技术的兴起,促成了网络宽频电视迅速发展。在一款以P2P技术为主的网络电视软件中,悄然出现了教育频道的内容。
但显然,一些社会需求量较大的热点教育内容,早已实现了产业化,发展迅速,但是,大量针对小众用户的教育资源,因为市场需求不足。不能单独成为产业,同时,制作成本又制约着这些内容的制作。如何释放这些内容的需求,使之产生效益,形成良好的循环产业链?IPTV又是不是救星?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