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由此看来,品德品行是基础,其他的都是上层建筑。
做人如此,做事也如此。做每件事都要受制于现实的基本条件,要有达到目的的基本要求和准备。对于移动教育来说,首先架起无线网络环境自然是先决条件。
2002年5月,北京大学启动了国内首个校园无线局域网建设项目,从而拉开了国内无线网络校园行动的序幕。截至2003年8月,北大无线局域网首批场所部署完成,师生只要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里插入无线网卡、安装相关程序就可以随时上网,可以一边在未名湖畔吃着冰激凌,一边查阅学校图书馆里丰富的资料。无线校园网在校园有线网络之间架起无线桥梁,成为校园有线网络的有益延伸和补充,为学校提供增值服务,为学生们提供一种新的、更加灵活便利的上网方式。这样就将学生与教师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传统大学校园转变成为可以漫游和随时随地进行访问的科研图书馆和协作实验室,让教育真正贯穿学校的每个角落。
无线网络可以让老师和学生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访问校园网,但自由并不应以安全为代价,无线网络也要能够有效地安全监控、管理整个校园网络。采用无线接入的方式来访问校园网,同有线网络比较,安全维护上并不需要特殊的投资,在管理上可完全按照有线网络来管理,即通过服务器来给不同的用户设置权限。这样不同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资源。当然也可以对外公开部分信息,这样即使是外来用户进入无线校园网的辐射区域,也仅仅能访问部分公开的信息,而无须担心泄密。
发展无线网络的主要推动力无非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校自身的推动,二是教师和学生对校园网无线兼容性的强烈需求,三是业内厂商的推动。
能否处理好应用者、管理者及产业链上的每一个链条之间的关系,将是无线网络能否开创出“大场面”的关键所在。
无线网络要覆盖全部校园,包括教室、办公室、运动场,甚至是校园草坪,尽管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节省有线网络无需布线带来的成本节约,但毕竟还要购买AP、无线网卡等设备,加上教师和学生要使用笔记本电脑和PDA等终端,此外每年的网络维护升级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要让每个大学用得起,让无线网络保持技术的领先性,其中的商业运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2004年9月27日,英特尔联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宣布推出“中国无线大学计划”,以促进中国100所一流大学对于移动计算和无线技术的采用。中国无线大学计划将主要由三家机构合作实施,其中,英特尔公司将主要提供无线接入技术支持,负责CERNET主干网运行的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各个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而CERNET将利用其丰富的教育和网络资源为此项计划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和平台。
IBM则计划面向校园,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使更多的学生用上笔记本电脑。在应用方面,弘成科技、点击科技、南京远志以及江苏科建网络等国内企业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无线教学解决方案和远程多媒体教学系统。
也就是说,无线网络不仅要有需求的提出、主要部门的支持,还要得到产业界的强有力的支援,通过商业运作才能保证其长久和良性的发展。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