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在南开创办三十周年校庆纪念会上,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正式宣布“公”和“能”为南开校训,南开精神即“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公”便是无私无我,“能”便是实干苦干。伯苓先生提倡“公能”教育,一方面是培养青年“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则是训练青年“文武双全”、“智勇兼备”,为国效劳的能力。南开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现代化才能的学生,不仅要求具备现代化的理论才能,并且要具有实际工作的能力。所谓的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接受新事物,而且还要能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还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在终身教育的今天,更多的人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教育才是关键。而其中最佳的方法当然是无线教育,也就是说,让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最“时髦”、实用的内容才是关键。
那么,怎么才能吸引他们呢?固然,方便的教学方式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是那其实只是表面现象,最关键的是教学的内容,也就是课程。
问题到了这里就很明显了,无线教育的最终成形,必须依赖于应用,也就是课件、课程的不断创新。而这些创新的关键就是,有更多的机构、社会力量进入,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参与进来,另外还要有合理的参与机制。
早在5年前,当中国的学校开始如火如荼建立网上教学、电子教学、电子教室的时候,各个学校都在为怎么才能吸引更多的课件而苦恼。那时候他们的作法是,从社会上买一些。但是很快问题就出现了,社会上买的课件由于格式问题不能兼容,于是买了这个公司的就不能再买别的公司的,而且那些课件不能及时更新,甚至有点形而上学,并不太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很快,各个学校开始鼓励老师自己动手作课件—因为他们的经验来自一线,他们深知学生的需求。在克服了不会用、工具不熟练等问题之后,更大的问题来了,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并不愿意把自己的经验贡献出来做成课件—因为那是他们能够成为一级教师、特级教师的基础。
学校被迫进行了又一次改革。以海口九小为例,它一方面积极购买了一些课件,另一方面在学校内部设立了规章制度以鼓励教师制作课件,比如课件数量与奖金、评定职称挂钩等,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课件质量和数量都大幅提高。
继而,很多教育局也参与了课件的整体运作工作,他们以教育主管部门的身份购买了课件放在教育网上,供当地学校使用,避免了重复购买的问题。
如果说这还只是教育部门自己在努力的话,现在的教育应用问题应该到了更大的范围,应该成为全民参与的结果,而课件也不再是教育的唯一话题。
以前的课件还只是一种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访问的形式也只是限于网络、台式机。现在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已经绝对不再限于课件这一种了,而访问形式也变成了手机、PDA、笔记本齐上线。
可惜的是,目前课件应用的范围还很窄,和这些新出现的可访问设备还有差距。难以想像,让目前屏幕那么小的手机从网上无线下载课件,学生该怎么看、怎么用?所谓的无线应用是不是就是机械地将原来在电脑上展现的课件转移到手机和PDA上?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更要清楚手机与电脑的差别,发挥他们的优势。一个现成的例子是,Nokia中国分公司使用手机进行员工培训,短消息将概念反复发送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掌握,而且通过判断学生的知识缺失点与服务器进行文本交互,提高学生的响应程度。
允公,意味着让更多的参与者投身到终身教育的行列中,他们可以是教育机构,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允能,意味着通过一定的鼓励政策让能者可以也愿意加入进来,提高教育应用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推广终身教育。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