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10月17日电
“2003年将近2万人,而今年只有2千多人。”
这是近日一位网络学院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的“招生信息”。
记者随后采访了其它几个刚结束网络招生的高校,他们都反映今年招生数量大幅“缩水”,一般只有2003年的1/10,有的甚至因为生源不够而面临关闭的危险。
1999年才开始的网络高等教育,为何仅在几年内就由盛而衰、陷入如此不堪的境地?
偏激者:这是一个“泡沫”
有偏激者告诉记者:网络高
等教育一开始就是一个巨大的“泡沫”。而接受采访的专家则称,这个“泡沫”的产生并非偶然,用经济学的供求关系就可以揭开这个谜底。
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文凭还是比较受重视,在就业、调动、升迁等方面,拥有一张大学文凭占有很大的优势,对一些人来说,大学文凭就是他们就业的“敲门砖”和闯荡江湖的“护身符”。因为社会在用人方面还找不到一种比较好的衡量标准,只好以一纸文凭来作为基本的条件。直到现在很多用人单位还是要求至少要大专毕业以上。所以整个社会的用人标准是基于文凭上的筛选,大学文凭在中国一直有着广阔的需求市场。
同时国家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求在职人员文凭升级,这些在职人员由于条件限制,无法真正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但为了应付社会的要求,只好抽空了其内容实质,而把追求文凭当作最终的目标。这其中,中小学教师是遭受其害的最大群体。
另一方面,由于高校资源有限,一直以来,要想获得大学文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考的录取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在百分十几之内,很多人被拒绝在大学的门外,即使是函授教育也有严格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而且入学后每年还要花一、两个月集中学习,而自考则更难,通过率很低,全部通过往往要花三、四年时间,中途放弃者不少。所以对于很多并不爱学习或者无学习条件的人来说,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文凭一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
网络文凭正是在这个时候粉墨登场,它的到来扮演着一种救世主的角色:既是国家承认的,又没入学考试,还不需花时间学习,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不抢白不抢”,“过了这一村就没有这一店”,正如当年传销刚开始时,有些人听说可以一夜暴富,纷纷去挤那“致富的快车”一样,于是这个团体就如滚雪球般迅猛扩大。网络文凭在推出2年后就达到了一个小高潮,随后持续走高。据说,某大学2002年的网络学生竟高达十几万人。
面对着旺盛的需求方,此时,如果供应方不放开,这“市场”照样炒不起,“泡沫”自然也吹不起。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直都饱受经费不足的困扰,很多学科因为缺乏经费无法发展,高校的管理者一直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经费以便“招兵买马”,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影响力。而网络文凭的出现让这些管理者眼前一亮,“我的地盘我作主”这句广告流行语折射出当时很多高校管理者的心态,在金钱和牌子的博奕中,他们大多选择了前者。
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网络高等教育是个彻彻底底的暴利行业。”他还以某大学网络教育为例,列出一笔令人咋舌的账:开支部分最主要就是雇佣教师工资,学生的书籍是要另外交钱购买的。该校共设置20个专业,每个专业平均以20门课程算(很多不超过20门),共有400个课程,1门课程工资为2000元(1学期集中上8次课,每次250元),1届学生学完所有的课程,学校共支出教师工资约80万。
其他的支出便是设备投资,1个容纳40人的多媒体教室设备大概只要2万元,配置10个多媒体教室只要20万元。其实,大部分学生并不在校学习,只需在各个办学点参加1次所谓的期末考试就行了,而一般办学点都是在当地租一些教室作为临时考场的。这些费用并不是由校方给办学点的,而是由各办学点在学生入学前举办所谓的入学考试辅导班,并收取每人500元的辅导费。这笔辅导费就成为各办学点日常运作的开支以及利润来源。
“而收入方面就太可怕了,如2002年最高峰时,1届招了15000人(包括高起专、专升本),每人2学年的学费约8000元,共约有1.2亿元进帐。即使现在最不景气也招到3000人,也有2000多万的收入。招1届网络学生,学校可以净赚几千万,而主要负责人只要抽取1%的回扣,百万巨款就可入私囊。有些高校的网络招生巨头年进几百万已不是秘密。”
正在在暴利的驱使下,一些学校在全国遍地设点、大肆宣传,把网络高等教育的泡沫吹向极至。据知情人透露,网络学院招生采取层层代理制度,由学院向各省扩展,先找省级代理,再由省级代理负责扩展市级甚至县级代理。这些代理机构的利润来源就是从学生的学费中回扣来的,层层分取。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这些招生者一开始就展开凌厉的宣传攻势,招生简章从京城一直发放到各个乡镇,其势头不逊于当年三株口服液的广告宣传。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