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时节,走进阳泉郊区坡头小学,一至六年级的260多名学生正忙着备考,整洁的校园内微机室、图书室等设施齐全,教室中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坡头小学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自于附近的15个山村,住校生120多名。他们除了交纳少量的伙食费外,一切费用全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都有专人负责。类似这样的学校在阳泉农村还有很多,不少乡村学校的条件甚至超过了城市,教育资源,城市、农村学生共享。这是阳泉近年着力实施教育均衡化建设带来的成果。
城乡差别造成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学校在许多方面无法与城镇相比,许多农村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落了步子。为改变这种情况,阳泉市早在“十五”期间,就注重在学校布局、师资结构、教学设施等方面力求城乡均衡、协调发展。近两年来,市长白云在每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都把教育均衡发展列为重中之重,坚持大力度实施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六大工程。目前,阳泉拥有优质高中7所,其中省级示范高中5所,每个县区都有1所,70%的学生可进入优质高中就读。
倾斜农村教育,让薄弱学校好起来。阳泉市先后投入4.54亿元,对全市农村的287所学校进行了改造,同时调整教育资源,撤并10人以下的教学点,新建和扩建了48所寄宿制学校。投入9000万元,建起了教育城域网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市989所学校,就有762所学校实现了多媒体投影机、计算机和教育城域网进教室,基本实现了城乡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覆盖。从2006年开始,全市免除了偏远贫困地区1万多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在当年的中考中取消了调节生,此举为1500多名学生直接减免学费180余万元。去年全部免去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费116万元,并为2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配置了暖气。教育扶困资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保障了贫困子女就学的权益。
城乡互动,优秀教师城乡共用。市有关部门每年组织300多人次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组织城乡学校手拉手互动,实现城乡联手,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市里设立山区教师津贴制,优秀教师名师津贴,补助金额每人每月达100元,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短评:为共享呼喊
改善学校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多少农村孩子梦寐以求。
城乡二元结构的多年运行,农村教育在投资、师资、现代化教育手段等方面都远远低于城市,农村孩子享有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无法与城市相比,这就将许多农村的优秀学生埋没了,甚至在起跑线上就输掉了。为改变现状而产生的 “进城求学风”“择校风”屡禁不止。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施教育均衡化建设,让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是实现城乡学生在一条线上起跑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阳泉市走到了前列。它不仅满足了老百姓眼下的愿望,而且对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现教育均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在资金投入上、师资配置上、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上等多方面向农村倾斜,更要坚持不懈,一任接着一任,踏踏实实地去干。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一起加油!
来源:山西日报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