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市场提供服务 学校自主选择 政府宏观调控 行业自律管理
记者从日前闭幕的“全国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工作交流研讨会”上获悉,我国高等院校校园服务社会化改革已取得明显进展,目前多数高校已实现了后勤服务企业化,并且已不同程度引入市场机制,允许校外企业通过投标、竞争方式进入校园,九成多高校新校区基本实现了后勤社会化,提供有偿服务。
上海市早在1999年就在市政府的主导下成立了上海高校后勤发展中心和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中心下属企业都从高校行政编制中分离出来,实行企业化管理、员工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而高校校园服务企业更普遍的形式是各校建立后勤服务集团公司。目前全国已有1/5的高校后勤服务集团注册为独立法人企业,经营服务范围也走出了原有校园。全国高校第一家后勤集团——浙江大学后勤集团,经过13年的探索发展,已成为拥有15个专业化企业的集团。
高校校园服务社会化较为艰难的另一端——向社会开放市场,引入优质资源也已经破局。浙大城市学院是1999年新建的校区,建校伊始即开放校园服务市场,向社会融资建设的15万平方米学生公寓产权归学校,投资方提供有偿服务42年。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校校园服务社会化改革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全国的情况看,这项工作还远未完成。自办后勤、垄断经营仍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高校校园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进展已为我们展示了“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这一改革方向的良好前景。今后高校要逐步剥离学校办后勤的职能;积极建立行政执法、行业自律、学校规范、师生参与的监管体系;开放校园服务市场。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