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重在应用,这是大家的共识。教育部相关文件以及教育信息化专家都强调:要在应用上狠下功夫,在应用上有所创新;要善于发现和培育一批有效应用的典型,充分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通过典型引路,最终达到广泛应用。
“我平时讲课讲得很好了,为什么非要用上计算机啊!”
“做一个课件花上数周时间,投入精力很大,最后却只能上堂公开课了事。”
……无论是在公开场合,在私底下的交流,还是在一些学科教学论坛上,往往能听到许多教师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抱怨。
这些抱怨——或者说是怀疑——着实打击了许多教育技术专家们的信心。近年来,尽管他们非常努力,但总会碰到一堵“玻璃墙”横在前头:你看着倒是通透无比,但往前走时却怎么绕也绕不过去。
教育信息化推进将近有十年了。十年前,中国互联网的先锋张树新在中关村路口竖了一个牌牌,告诉行人信息高速公路往北走1500米就到了。十年过去,现在这“高速路”倒也通了,路上的“车”也多起来了,个人的,公家的;运输的,培训的;教育口的,其他口的……这高速路倒是忙得不亦乐乎。
单说这教育口的事情。先前有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后又有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巨额投入,还开展了大量教师培训。硬件有了,软件也有了,教师也培训了,政府部门人员和专家又及时意识到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出要切实加强应用,提高效益。但为什么反倒是到了这个时刻,那堵“玻璃墙”却挡住去路了?
观念?别告诉我是观念了!十年过去,如果还要停留在解决观念问题上,说出来自己都会很灰心,而且,“怀疑论者”最乐于从观念层面“解决”问题。
“效率!一定要解决效率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余胜泉根据自己多年对教学一线的洞察,指出问题的要害。用形象的话来讲,他在通向教育信息化的路途上竖了另一个牌牌:现在距离教育信息化只有30分钟!
在余胜泉看来,“如果信息技术不能提高效率,那么它的意义究竟何在?”他说现在很多地方教育信息化成为一种展示工程。很多老师反映,要上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公开课,通常要花3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备课,其中大约28个小时是用来找资源、做课件。很多教师常常一个学期或一年才上一次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课。如果一个学期只上一两次课,哪怕是上得再好、再完美,那也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多大作用;反之,尽管每节课不是那么完美,但坚持常规化,每节课都能通过信息化教学提高10%、20%或者更高的效率,那日积月累下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会得到发展,教学质量也会提高。可以说,运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常规化,如果老师能够在30分钟之内备出一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质课,老师才能够真正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每个课堂、每一节课,教育信息化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必不可少的东西。
“玻璃墙”的秘密可能就在这里。一段时间以来,一提起课程整合,大家就联想到课件制作;一提起课件制作,就想起许多开发工具,写脚本,找资源,还要找其他人协助做“软件”……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开始的时候,精心钻研技术,经常为自己能在软件上加上时间显示而自豪。但像这样的人实属少数。更多的人则是感叹:“天!这些工作量太庞大了!”
按照“30分钟”逻辑,余胜泉说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工作就是围绕减轻教师备课工作量、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规化来展开,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具体推动:一是采用“开放、共建、共享”的方式,在区县级教育行政机构开展资源整合(因为区县级有整合的规模,同时有执行的力度),按照本区采用的教材目录,建设配套的、有教学针对性的、可定制的开放性资源,让老师备课时,不需要为寻找和设计资源浪费时间。二是提供便捷的模式,简化技术,不要把每一个老师都培养成信息技术“高手”。“技术并不是越先进越好,支持软件并不是越多越好,是越简洁易用越好,只有谁都可以使用,而且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才能常态化。让信息技术常态化,可以说,就是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之中的一个标志。”
从你看完这篇文章的这一刻起,你就可以掐表来计算一下,嘀答嘀答,30分钟过去。记住,这个时间段,就是你离教育信息化的距离。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