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 建设部分, 多媒体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高密度重点区域采用三条流450M 双频AP;室外区域采用专业型室外大功率300M 双频三模(802.11a/g/n) AP并搭配美化天线;其余区域采用两条流300M 双频AP,其中宿舍区采用1 台AP覆盖4 个房间且天线入室的方案。全网共安装9500 余台无线AP,其中450M 高带宽AP 及室外型AP 各300 余台,部分楼宇由于装修施工等原因无法安装AP,随着下一步此类楼宇AP 安装施工完成,全校AP 数量将上升至近万台,图2 为五校区AP 数量分布图,紫金港和玉泉两个校区的AP 数量占总数的75%,五校区学生宿舍AP 数量约占总数量的40%。
光缆建设部分,铺设各校区内光缆164 公里,为五校区之间互联光缆长度的2.2 倍;核心网络建设部分,共安装认证BRAS 设备4 台、无线核心交换机11 台及无线控制器板卡23 块,除之江校区外,各校区核心网实现冗余备份;汇聚及接入网建设部分,汇聚交换机67 台,接入POE 交换机768 台,接入楼宇数量约335幢,基本实现重要楼宇万兆上联及普通楼宇双千兆上联。
教学科研支撑
浙江大学建设新一代无线网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撑学校教学科研,无线网络建设完成至今,支持了学校多个部门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包括支持浙江大学新生报到现场;协助教务处建设移动交互学习体验教室;配合会务中心提供学术会议无线网络支持;学校行政办事大厅无线覆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无线覆盖;支持学校无线移动门户等应用。无线网络延伸至教学科研各个角落,为教学科研带来了极大便利。
图2 五校区AP 安装数量分布情况
管理与运维
运维模式:统一管理、统一运维
新一代校园无线网络的运维模式是由学校提供统一管理、统一运维。
1. 用户认证管理方面,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认证,有线无线上网一次认证授权。无线网络主要采用浏览器登录IPoE认证模式,支持各类PC 及手持无线智能终端上网,通过BRAS 及Radius 联合部署,达到对用户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实现基于用户的带宽分配等个性化准入控制;同时考虑认证渠道备份因素,无线网络支持L2TP 拨号。
2. 设备管理方面,采用统一的智能网管系统全面监控运行状态, 实现有线无线网络统一精细化管理,做到提前预警、及时解决问题,同时提供网络业务、资源和用户的融合管理方式,真正做到端到端的管理。
3. 网络优化方面,主要工作包括无线信号强度、AP 频道、功率等调整。紫金港及玉泉两个校区的教学区域优先开展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目前已经完成重要楼宇测试工作,正在开展整改施工,整改完成楼宇采样点校网下载平均速度达1.83Mbps。下一步网络优化工作将扩展至全校的335 幢楼宇及室外区域。
4. 用户故障管理方面,采用无线有线网络统一7x24 小时报修服务,由学校统一登记,统一派单,统一维修,统一回访用户,实现用户网络故障一站式报修流程。目前无线网络每周平均电话报修为32 个,其中40% 为信号较弱或信号不稳定的问题,32% 为用户终端设备问题,其他问题占28%,其中由于建设存在问题而导致的用户故障,统一由学校派单整改。
用户使用情况统计
目前无线网络试运行正常,高峰时期浏览器登录认证并发用户数达近1.3 万师生,其中87% 为紫金港及玉泉校区用户,五校区分布如图3 所示。无线网络最大并发用户数已经接近有线网L2TP 最大并发用户数。
图3 各校区高峰在线用户分布情况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