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络》: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您感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朱士中:一是理念问题。校园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才可能顺利进行,特别是有些职能部门已经使用某些应用系统的情况下,仅仅建立“统一编码”这一前提性的工作,就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因为改动部门的原编码,很容易造成数据错误,甚至造成数据混乱。二是数据的首次采集,也是很有难度的,因为数据量相当大,但采集又是必须的,我们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建立信息系统就如同修“路”,路修好了就必须有“车”跑,车上还要有“货”,由此可见,数据采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车”和“货”的质量。三是必须建立数据维护的管理规范,各项分解数据的维护要明确到人。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没有认真负责的数据维护,就谈不上准确,没有限定时间的数据维护,就谈不上数据的动态和及时。另外,信息化建设也是“一把手工程”,没有学校领导的总体协调,建设周期就会拖延,没有学校领导的强力推动,系统建设有可能会半途而废,或者达不到预期效果。
《中国教育网络》:常熟理工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显着成绩,许多高校也都慕名前来学习,请问你们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朱士中:下一步,我们将在兄弟高校推广教师综合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以及学生综合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因为这两系统已经比较成熟,我们也已取得了软件著作权证书,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个认识,如果我们自主研发的信息系统能够为其他兄弟高校的管理服务,我们将会感到莫大的光荣。此外,我们自主研发的基于物联网的资产管理系统,已经接近尾声,近期即将安装运行。该系统将按照土地、房产、车辆、设备、家具、图书等分类,把学校的全部资产融入系统平台,可以按学院、按部门、按楼宇、按房间、按个人进行查询、统计与分析,使全校的资产在系统中一目了然,将极大地提高学校资产的使用效率,也为按二级学院、按部门进行成本管理或模拟二级法人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另外,继续完善和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平台,为人才培养服务,也是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
《中国教育网络》:常熟理工学院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和实践,请您介绍一下具体的工作?
先晓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项建设工作:一、建设了一个高速、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目前校园网络骨干为万兆,出口为2.1G带宽,完成了无线覆盖全校园,实现了集有线、无线、VPN的一体化认证计费功能;二、建设了一个功能全面的校园卡环境,很好的将校园卡运用于校内师生的服务与管理并重的“一卡通”,目前已经升级为CPU卡;三、建设了一个绿色、节能、高效的虚拟化平台,利用四台高配置的PC服务器、网络存储和虚拟化构建了一个虚拟化平台,目前运行了近百个虚拟机系统,学校主要的业务系统和各个服务系统都运行在虚拟化平台上,不仅节能、节约资金,而且还大大提高部门人员的工作效率;四、构建了学校的E-LEARING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一个教学资源平台,集成了学校的BB教学平台、各类网络精品课程、网络试题库、网络仿真系统、网络素材库等网络教学资源,为师生的网络学习与互动提供了很好的介质;五、建设了一个信息门户,主要是实现了师生“一站式”访问信息平台,方便了校园师生方便、快捷、人性化的信息访问服务,如提供了和师生相关的所有业务系统的单点登录,另外还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如基于飞信的短息服务、网络硬盘等;六、自主研发了一个高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平台,基于数据仓库技术和企业知识管理思想,我们构建了学校数据中心,集中沉淀了各个业务系统数据,基于数据研发了教师综合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等在内的四个软件平台,提高了学校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水平。另外,校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亲自参与,把方向、提需求,信息中心的研发团队也有很强的开发能力和执行力。通过开展系统整合、数据挖掘、决策支撑的自主研发和锐捷网络公司这样的一些专业公司合作,做到学校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的提升。充分强化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整合、数据挖掘、决策支撑的思想和实践,这也是常熟理工信息化的特色之一。
《中国教育网络》:在信息化工作中您选择合作公司最先考虑的是什么?您是如何看待和专业公司的合作?
先晓兵:学校2002年开始校园网络建设,在工程的投标和建设中,我们发现厂家的服务能力非常关键。网络运行经常会出现新问题和新需求。有问题产生必须要快速解决,就要求厂商在解决客户问题上反应迅速。比如我们在与锐捷网络公司的合作中,他们能第一时间把根据需求调整产品研发的方向,能快速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产品。举例来说,在开发具有系统整合、数据挖掘、决策支撑等特色的学校信息平台系统时,我们的需求和想法与锐捷网络的研发技术人员的五位一体的思想不谋而合,在实践中采纳了锐捷网络公司提供的产品和设备和服务,已取得良好效果。所以在选择公司合作时,我们更倾向选择本土的原厂商的服务,因为在服务的深度和服务的时效性上会好很多。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