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已迈入信息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传统教育面临哪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怎样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信息技术的持续导入将如何影响教育生态的重构?记者日前就此专访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教授,他同时担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主任,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记者:信息化社会的人才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引领教育变革,从而应对人才培养的挑战?
杨宗凯:传统上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班课制、规模化教学模式有其历史性贡献,但其很大程度上忽略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信息化社会,知识生产和流动速度加快、知识更新更加频繁;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养的要求更加丰富,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批判思考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的个性化人才。
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是适应新时代学习者特征的必然要求。信息化社会的新一代学习者是数字原生代,他们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智能设备的环绕中成长,在数字化科技的熏陶下生活,他们十分依赖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开展人际交流。体现在学习上,他们的知识获取渠道极为丰富,阅读习惯呈现出非线性特点,学习方式高度个性化,对课程质量要求很高,使用数字化学习设备和资源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本领。
导入信息技术引领教育变革,是应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挑战的必然选择。信息化是实现教育多样性、个性化的最有效手段,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精细刻画每一个学习者的个体特征,从而在提供大规模教育的同时,针对每个学习者的特定需求实现差异化的教育供给,以此解决长期困扰教育界的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矛盾,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均衡和高水平的终身教育。
记者: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解决教育所面临的哪些主要问题?
杨宗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是解决我国教育现实问题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教育不公、创新不足、终身教育体系缺失。教育资源分布上的城乡、区域、校际差异长期存在,由于大规模安排优势学校老师到弱势学校任教并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让资源跑路、数据跑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这也是各国普遍做法。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可以实现教育供给的差异化、多样化,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助力解决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依托互联网建立支撑学分认定、转换的学分银行系统,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衔接,从而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体系。
记者:信息技术的持续导入将如何影响教育生态的重构?
杨宗凯:在信息技术导入教育的初期阶段,技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为教与学的改进提供有限支持,但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不断深入,教师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的习惯,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心理行为潜移默化发生改变,技术逐步从影响教育发展的外生变量蜕变为引发教育深层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核心要素和整体结构。
信息技术导入引发教育生态重构是由浅入深的,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一是浅层次的变革,即教学环境、内容、方法层面的重构。信息技术的导入将使今后课堂的边界逐渐模糊,物理学习空间和网络虚拟学习空间将全面衔接。数字化教学资源所占比例日趋扩大,逐步从教学内容的辅助部分变为主体,具有富媒体、强交互、小粒度特征的智能数字化教材将广泛应用。教学方法将更加多样化,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和混合式学习等新型教与学方法逐步普及。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绝对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必然向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转变,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将更加宽阔,新型师生关系将会形成。未来学校的内部组织管理体系和主要业务流程将全面优化和再造。二是在教育模式、理念、文化层面的深层次重构。随着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评价体系必须发生根本性变化,知识传授型教育将向能力培养型教育转变,被动识记型学习将向主动探究型学习转变;强调主体性、个性化,注重以人为本、开放多元、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进一步得到彰显;以科技与教育双向融合为支撑,打造开放性学习环境、加速学校变革、推进教育系统重构成为必然趋势。信息化时代全新的教育文化和教育生态将逐步建立,教育系统的内在品质将得到全面提升。
世界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在这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比如PISA成绩领先全球的芬兰,去年决定全国中小学打破分科制教学,不再区分数学、地理等科目,转而推广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现象教学法”;录取率比哈佛大学还低的美国密涅瓦大学高调开张,全面采用小班化教学和在线协同学习,禁止讲授式教学,是世界唯一没有固定校园的“网上”大学。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