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促教育创新,师大当有所为
访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
走进华中师范大学,古朴素雅的建筑分布在丛林掩映的桂子山上,两翼对称的教学楼、“博学·博爱·博雅”的匾额让人感觉学校正敞开胸怀迎接天下学子。
灵活可移动的桌椅可按需组合,学生们三五成组围坐在一起,有的甚至是背对老师,移动学习设备和多面墙上的显示屏确保了实时课堂进行互动。在教师学习中心,类似的智慧教室吸引了不少高校老师前来参观学习。
2016年华中师大通过“教育部首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验收并入选“教育部优秀试点单位”,也体现学校领导层对教育变化和信息技术的精准把握及积极探索,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学生培养和教师培训,大力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同时,作为国家督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杨宗凯校长参与承担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编制工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创新做出了贡献。
日前,杨宗凯校长分享了他有关教育信息化的理解与体验。
师为先——
师范大学引领教育信息化
问:华中师大是培养老师的学校,这个身份对于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有哪些影响?
杨宗凯:既然是老师,就要师为先,生为本,所以在信息化过程当中,老师应该先行。培养老师的学校,更应该先行,这是我们的共识。当然我们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面临着挑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鼓励甚至要求中青年老师往这个方向走。年纪大一点的老师有时候一下子转不过来,我们也需要让他们慢慢地适应。总的来说,还是要以人为本。
问:华中师大设立了“先进教师,数字教师,未来教育”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为此进行了哪些实践?
杨宗凯:信息化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也不是简单的慕课办学模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教育教学的流程再造和组织再造,形成新的教育系统。
华师这几年,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是理念的再造,就是从过去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教育转向以人为本的教育,也就是说,要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我经常说,是给学生一堆的知识,还是给他一定能力,让他面对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我们认为能力先于知识。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理念要转变。第二个,到底是以教为中心,还是以学为中心?我们觉得应该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这些理念都是在办学过程中首先要树立的。我们还进行了顶层设计,2013年就实施了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以学生的“4C”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
在具体实施方面,第一个是环境创新,实现物理空间、资源空间和社交空间的有机结合。过去都是排排座、很僵化的教室,现在我们的桌子椅子可以进行任何的教学组排,支持不同的教学模式,支持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和小组探究式学习。第二个是内容再造。不仅有教材,还有广大的数字资源,形式更加多样,更加的富媒体。再一个,我们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不是以教为主,而是要启迪智慧。教师更是一个导学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不仅要有基础知识,还要有能力、素养。另外,我们更注重过程评价,现在有的学科已经做到平时成绩占80%。
深融合——
技术推动教育现代化
问:您认为,当前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上主要有哪些问题?
杨宗凯:有些问题一直存在,但是存在的程度发生了变化。公平就是一个问题,它实际上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就是说它是一直存在的,我们也一直在试图解决,但在解决的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现在通过信息化基本在农村学校实现了优势资源共享,而此时城市学校已开始用信息化来变革传统教育方式,这一点是农村地区跟不上的。知识问题虽然得到了解决,新的公平问题又出来了。所以,一方面我们希望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解决教育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在今后通过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从而破解当前的一些困境。当然,信息技术也不是万能的,教育是一个综合系统,涉及到的不仅有技术,还有教育政策、教育环境、教师能力等,有很多需要我们一起来努力解决。
问:信息化能从多大程度上解决当前教育问题?
杨宗凯:我觉得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浅层次的:如果只是把信息化当作技术途径,它的作用是有限的。比如,运用信息技术将优质资源从资源较丰富的学校传到资源欠缺的学校,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光有资源也不行,还需要老师、评价制度等各方面的支持。第二个层面,我觉得深层次的信息化关键在于“化”。通过系统的改革来再造适合这个时代的教育新生态,可能很大程度解决,也可能会彻底解决教育存在的问题。
问:如何看待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进入教育领域?
杨宗凯:我觉得这些技术进入教育领域是势不可挡的。首先技术的渗透性很强,它们不光渗透到教育领域,也渗透到其他所有领域。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短短的三四十年间,已经进入到几乎所有领域,这是事实。关键是我们不能唯技术论。不是说用的技术好,关键是要把技术用好,要让技术跟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是我们衡量的标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