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年的全国教育信息中心主任会议是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新常态新挑战和教育管理信息化取得明显进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应该说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也很重要,内容非常丰富。刚才听了4位同志的发言,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就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设计、管理和未来的一些构想做了很好的发言,很受启发。经过这几年的工作,同志们对教育管理信息化认识大幅度提升,包括对一些理念和观念的认识。应该说每一年的会都是一个新台阶,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上都大大的升华,思想观念也得到了提升,这才是我们教育管理信息化能够取得进步和今后能够取得更大进展最坚实的基础。在这里我想就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有关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凝心聚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首届国际信息化大会的贺信和刘延东副总理讲话精神
今年5月23日,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隆重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发来的贺信并致辞。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深刻阐述了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表达了中国政府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决心,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为我们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了重要遵循。刘延东副总理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目标。她倡议要更加重视教育信息化在突破时空限制、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建共享,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会议围绕“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达成了广泛共识,会议通过了成果文件“青岛宣言”,为全球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第一份有共识的指南。应该说这次会议在全球教育信息化方面,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这次会议层次很高,有9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有近50个国家派出了教育部长参加会议。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虽已圆满画上句号,但教育信息化的春天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主席和刘延东副总理的讲话精神上来,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努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
第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大意义。要把学习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和刘延东副总理的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增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以信息化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定力, 把教育信息化建设好、应用好,让信息化先导力量充分迸发,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中国使命”。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要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所有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和数字教育资源的全面覆盖,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第三,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教育步入新常态,信息化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动力源,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在“互联网+”的时代,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渗透和融合,进一步催生新的教育模式实现转型,推动存量提升和增量发展,实现真正有质量、公平与包容的教育,以及全民终身学习这一新的世界教育发展目标。
二、攻坚克难,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教育信息化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成效显著。去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专门观看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得到了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延东副总理也多次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今年1月,延东同志在《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2014年建设应用情况的报告》上批示:“此项工作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效果明显。望继续在应用服务、制度建设、安全维护方面不断完善,提高系统管理水平和应用水平。”今年5月,延东同志再次在教育部启动应用国家教育决策科学服务系统的《教育要情》上批示:“运用大数据推进教育科学决策,是一项开创性的基础工作,望认真探索,早见成效。”教育管理信息化已开始在依法治教、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三通两平台”重点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宽带网络校校通”取得重大进展。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目前,全国超过三分之二的义务教育学校已接入互联网,近两年多时间的接入量相当于过去多年累计接入量的两倍;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多媒体教室已达225万间,占教室总数的近六成。二是“优质资源班班通”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国家投入,各个地方的共同推动以及产业界的参与,实现了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部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的“三到位”,这项工作做得非常好,得到了国际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度关注,他们对这些经验非常重视;通过激发基层力量,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构建了生成性教育资源的产生机制,生成性的资源不是固化的,不是简单的把教材翻译成数字资源;通过调动社会力量,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局面明显好转。三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国师生空间开通数量从2012年60万个、到2013年600万个、再到2014年3600万个,实现了“三级跳”,也超额一倍完成了原来的预计目标。四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初具规模。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服务注册师生和家长近2000万人,其中有一半的教室可以通过平台间接地获取和使用教育资源。
第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成效显著。一是全国教育基础数据库基本形成。覆盖50多万所学校(机构)、1700多万教师、2.4亿学生、近200万栋中小学校舍,实现全国学校“一校一码”和中小学生“一人一号”,这项工作还是做的很扎实的,经过这两三年的实践发挥了明显的效果。二是国家核心信息系统建设初见成效。教育部已启动5大类共30个国家核心信息系统建设。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等11个系统已经全国联网运行,尤其突出的是学籍管理系统和决策系统。三是系统应用取得明显效果。系统再好还是要靠应用,全国中小学学籍信息系统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大规模应用中率先取得重大突破,系统实现1.78亿学生信息入库,仅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3600万学生毕业、1.24亿学生升级、3500万新生入学、694万学生省内转学、104万学生跨省转学,最快的跨省转学不超过9个小时,所有的转学过程都可以在网上跟踪,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经济成本。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管理理念有很大提高,学生家长普遍欢迎,应该说是教育领域一个重大的惠民工程。初步统计仅仅网上转学这一项,可以为全国学生家庭节约资金50亿元,还不算节约的时间。学籍系统在教育经费安排、学生资助、营养改善计划、招生考试、控辍保学、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关怀、学生流动监控、遏制数据造假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在研发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育统计数据挖掘、教育行政管理、教育政策研究、信息技术应用的高度集成与协同创新,完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研制、“中国教育发展在世界教育的地位”分析与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地理位置”分析与研究等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广泛好评。四是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国家级教育数据中心基本建成,支撑了国家核心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和测试。在财政部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快速推进,累计完成了中央补助3.5亿元、地方投入约7.5亿元投资,应该说钱不多,总共11个亿,包括中央和地方,投入是相当高效的,初步形成了“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格局,为各地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区域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进展明显。部分地区和学校在国家核心信息系统应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地方和学校通用系统、特色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支撑地方和学校的应用与服务需求,取得良好效果。
第三、教育管理信息化推进机制不断创新。一是坚持政府为主、多方参与。初步形成了教育部门统筹实施、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有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坚持顶层统一设计、分级实施。去年,教育部制定并发布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这是继2013年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后再一次从顶层对中央、地方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进行设计。《指南》阐述了各主体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格局中的权利和义务,提出“核心系统国家建、通用系统上级建、特色系统本级建”的建设思路。《指南》的出台对解决教育管理信息化领域目前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加快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是坚持业务和技术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所谓业务部门就是教学、应用部门。业务和技术两部门密切配合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成功的关键,业务部门负责需求和系统应用,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系统建设和技术服务,双方既分工明确,又要密切协作。四是坚持工作推进与管理监督并重。除通过文件、会议、培训等推动工作开展外,还采取了通过通报、督办、约谈、督导等方式监督工作进展,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推动机制,保障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总体来看,近年来围绕“三通两平台”建设核心目标的大力推进,特别是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开展的探索与创新实践初步证明,我们制定的围绕解决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问题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思路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教情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的,围绕问题来推进工作,是一条有创新、可持续的路,为下一步大力推进应用、促进教育变革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