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起,按《大学数字博物馆IPv6升级项目元数据标准》重新整理大学数字博物馆一期、二期建设的展品资源,并迁移至大学数字博物馆IPv6门户。
大学数字博物馆在一、二期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升级、系统改造,完成了资源整合与服务功能扩充;整合国内高校及社会博物馆单位的海量素材资源和先进的虚拟陈展设备,开展基于 CNGI 的实时高清陈展等数字博物馆创新应用服务;建设一个基于IPv6 的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总门户网站,面向全国展开基于 CNGI 网络教学、科研和科普资源服务,拓宽大学数字博物馆的服务内容形式与服务对象人群。推动数字博物馆在 CNGI 环境下的推广应用,达到保护与利用国家珍贵标本、文物资源,开展现代化教学、科研及科普教育等目的。
截至2012年5月31日,已经在大学数字博物馆IPv6门户上的展品资源共99401件,其中包括地球科学类展品8365件、人文艺术类展品20623件、生命科学类展品59918件、 工程技术类展品10495件;建设展项资源3279项,其中包括地球科学类展项513项、人文艺术类展项1287项、生命科学类展项991项、工程技术类展项488项。
一、大学数字博物馆门户系统(2001-2008年)
大学数字博物馆门户系统集成展示了大学数字博物馆的所有资源,并提供了基于集成数字化资源的信息服务,包括:馆藏资源的多媒体展示、藏品专题展览、信息检索及数字博物馆论坛等多项数字博物馆信息资源网络服务。形成了一个可视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大学数字博物馆群动态管理系统。图1和图2分别是大学数字博物馆门户系统的首页和结构示意图。
图1:大学数字博物馆门户系统主页
图2:门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馆藏资源包括人文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和工程技术四大类藏品,提供基于学科分类的藏品浏览(图3)以及基于主题的藏品专题浏览。单个藏品的展示提供图片、视频、动画或三维模型等多种展示方式,并标明版权信息和原始出处。如基于专题的展览与动态布展系统相结合,可以定期地组织不同主题的藏品和内容进行展示。
图3:藏品分类浏览页面
对于一些珍贵藏品或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标本/藏品,不仅提供二维的图像、视频等展示资料,同时还提供逼真和互动性强的三维模型供用户观赏(图5-7)。如地球科学类的菊石标本,人文艺术类的青花高足杯、生命科学类的粉彩药盒等。
信息服务提供快速检索和用户自定义详细选项的高级检索(图4),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界面友好的检索工具获得感兴趣的藏品内容。另外,用户还可在线申请对藏品资源进行保护。而学术论坛则提供了对相关标准和藏品管理规范进行说明,分别针对专业用户和普通观众开设了专业和科普讨论区等。
图5:大学数字博物馆3D藏品——菊石
图6:大学数字博物馆3D藏品——青花高足杯
图7:大学数字博物馆3D藏品——粉彩药盒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