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水军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领导人也很关注这个问题,国新办非常关注该问题,目前正在研究依法加强“网络水军”管理的措施,“网络水军危害社会、影响正常的网络秩序,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确实需要治理”。——— 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
据新华社电 进入2010年,互联网上关于个人隐私泄密的话题陡然增多。从层出不穷的各种不雅“门”事件,到深圳数千业主资料外泄事件,再到奇虎360推出“隐私保护器”软件引发“3Q不兼容”以及诉讼事件……网络似乎难以为网友“保密”。
随着互联网发展到web2.0时代,一场关于网络安全的攻防战正在悄然揭幕。
半数网民遭遇安全事件去年“安全费”达153亿
最近几年,个人隐私通过网络外泄的几率正在增加,人人都有可能因为隐私泄露而在网络上一夜“走红”。对此,普通网民胆战心惊,却又无可奈何。正如一位天涯网友所说:“我们都是砧板上的肉,能有什么反击的力气呢?”
在安徽,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安全处负责人告诉记者,2010年全省每个月都有几百家网站被黑客攻破,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
江苏省公安厅网监总队案件侦查科科长浦天高介绍说,近年来,随着打击力度加大,网络违法犯罪无论是破获案件数还是抓获犯罪分子数都呈上升趋势。从破获的案件看,案件类型在不断翻新。其中,网络诈骗、盗窃案件在网络犯罪案件中占了八成以上,仅江苏今年网络诈骗立案就超过2000起,包括股票类网站诈骗、购物网站诈骗、QQ中奖诈骗、QQ虚假信息视频聊天诈骗等多种类型。网络盗窃则发展到利用钓鱼网站虚假页面盗窃支付平台密码进而转移支付资金,以及用木马植入电脑替换支付链接直接将受害人的钱财转移至犯罪分子账户的盗窃新形式。
在福建、山东、河北等地,传统传销则穿上了资本运作等新“马甲”转战网络,布下陷阱,虽然最终被警方成功破获,但已经让不少网民上当受骗。
来自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 CERT)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CN CER T接收4780次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同比增加105%。而在过去一年,中国半数网民曾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全年处理安全事件所支出的服务费用共计达153亿元人民币。网民对网络的安全感开始降低。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