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十三五”规划基本已经完成,包括三个子规划:人才队伍规划、学科建设规划以及信息化规划。
规划的背景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十年规划》)对高校信息化提出了要求,其中第六章是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增强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
在第八章中,提出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包括提升教育服务与监管能力,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需要注意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广泛应用,主要维度是: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信息化对学校管理决策的支持情况;师生对学校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的满意度。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正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力争通过十年时间进入全面融合创新阶段。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尽管在制定规划中还没有考虑得更为全面,但是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也是更多的机遇。习近平主席在青岛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的贺信也指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以上内容都是学校在制定“十三五”信息化规划时的背景。关于信息化规划的具体内容,我们除了要达到《十年规划》提出的要求之外,还设计了一些想法和思路。
规划的内容
学校在“十三五”期间,信息化重点工作就是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校园的特征,蒋东兴老师曾对此有过总结,主要包括:互联网络高速泛在、智能终端广泛应用、团队协作便利充分、集体知识共生共荣、业务应用智能融合、外部智慧融会贯通。
在内容方面,学校的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完成学校“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校园信息化目标,在数字校园建设与完善的基础上,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应用等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学生学习、校园生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构建起现实校园与网络空间一体化的,具有良性互动的信息化环境,推进信息化教学和保障支撑条件建设,推进校园管理智能化,建立各种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发挥检测、评价、决策、预测、预警功能,实现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跨越,形成与学校教育人才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同时,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构建现实校园与网络空间一体化和良性互动的信息化环境。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助力“三三三”(三型、三化、三性)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科研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
此外,在信息建设方面,还需加强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的整合与管理。多措并举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构建自主学习环境和研究型学习环境,构建科研交流协作平台,为师生提供一站式的网络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校情分析系统,提升学校大数据决策支持水平,强化面向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的能力,加强智慧校园整体安全性,保护用户安全与隐私。
最后,关于信息化规划的思考。首先是顶层设计问题,各个学校也基本都是按照这种思路来设计的;其次是理顺机制体制。在制定信息化规划时,希望能够增加一项对信息化的考核机制,并将其纳入学校年终二级单位考核中去。
(本文根据陈勇在“2016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上部分演讲内容整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