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大多数业务迁入云平台
华南师范大学于2014年启动信息化公共云平台建设,目前已经过两期建设,共有4路服务器24台,CPU768核,内存6T,存储容量200T。学校信息化系统运行基础设施已全部实现虚拟化,除财务系统与一卡通系统外,学校所有业务系统已迁入云平台,包括智慧校园基础三大平台(统一用户管理与认证系统、综合服务门户、数据共享交换中心)、学校网站群系统(已迁入学校大部分的网站)、移动校园平台、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综合服务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综合管理系统、资产综合管理系统、留学生系统、后勤管理系统、迎新系统、校园统一支付平台,各二级单位的相关业务系统。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化公共云平台基于VMware与KVM混合架构搭建,通过统一的业务管理平台提供用户服务,运行情况良好,运行以来没有发生任何故障事件,并经过多次停电启停演练。
在建成云平台的同时,华南师范大学也建设了不同校区间的容灾备份系统,通过增量备份机制对虚拟机镜像和数据库数据进行备份,实现了云平台的高可靠与高可用。
河南大学:在线申请获得云资源
河南大学在云平台上除了部署与其他学校具有共性的基础平台应用、管理业务应用、教学和学生数据分析等应用外,还部署了两项简单、实用、见效快、具有一定特色的应用:一是统一通信平台,二是数字资源管理平台。这两项应用均部署于2015年11月,目前仍处于试运行阶段。
下一步,河南大学打算将这两项应用大面积推广,并且逐步实现与兄弟高校之间的统一通信平台共享、资源共享。
“十三五”期间,云计算是河南大学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学校提出不但要完成存储资源的云化,还要实现计算资源的云化,使得老师学生可以通过云平台自主申请计算资源。针对教学和科研团队,还可以随时按照需要,通过在线申请的方式获取云资源。
东南大学:共享云让知识汇聚
东南大学建立了文档云共享平台,可以基于组织权限体系进行文档访问和更新。同时也建立共享的教学资源中心,进一步实现知识的汇聚、沉淀和分析。
此外,通过开放API为第三方应用提供访问平台资源的一系列接口,云平台还可将百度云中的文档数据自动同步至用户个人文档,能与东南大学现有的IT应用整合,实现数据的安全高可用。
电子科技大学:免费提供IT云存储
电子科大云计算建设和应用起步较早。学校利用此前参与中国教育科研网格项目的基础,建设完成了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环境,以此为基础,3年前,电子科大已经开始向老师们提供云储存服务。为教师用户提供数据存储、同步、管理和分享等在线服务。
云存储平台具有文件上传、下载、共享、在线预览、在线编辑等功能。学校给每位老师免费提供1T的云储存空间,同时,开放云计算中心给一些学院使用。
江南大学:加强公共服务“云”建设
江南大学根据智慧校园建设新方向不断加强信息化公共服务的“云”化建设。在硬件基础设施方面,学校采用虚拟化技术建设新型数据中心,为全校提供主机云服务。“计算云”目前共有高性能主机20余台,专业存储超200T,并这些硬件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已经为全校各类系统提供200余台虚拟机。
在数据层面,学校建设以师生基本信息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库”。“数据云”通过对校内各呈信息孤岛状态的系统中的数据以同步的方式将分散数据集中起来。目前已经积累各类数据表近千张,用于交换数据的接口超过100个,为全校各类系统提供标准的数据服务。
在应用层面,学校建设面向师生提供各类学习生活服务的应用云平台。“应用云”通过“e江南”校园门户、移动APP、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对外提供了超过百种云应用。师生需要某项服务只需在“应用云”平台上查找、添加此项应用即可。
在服务层面,学校从2012年开始建设网站群云平台。学校各单位在建设部门网站时不再需要关心技术和运维,只需关注网站内容,建站所需的软硬件资源全部由信息化中心负责。通过网站群平台实现了技术架构的标准化,内容信息的共享化以及运行维护的云端化,从而形成了学校的统一标准。
华南理工大学:运行云、公共云、科研测试云三云混合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的校级应用已经基本迁移部署到学校建立的云平台上,包括学校主页、电子邮箱、门户系统以及网络基础服务等。
通过应用系统往云平台的迁移,部处院系由原来的自建自管改为“借用”的方式获得系统平台,解决了自建自管的周期长和维护困难的问题,受到业务部门的欢迎。
学校目前已经建立以运行云、公共云以及科研测试云组成的混合云架构,并逐步实现应用系统到云平台的迁移和整合,如CDN以及门户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等,都充分发挥云平台的优势,与云平台紧密结合,实现分布式、弹性的动态调整。
未来,华南理工大学计划以运行云、公共云以及科研测试云组成的混合云为核心,以IaaS为基础,逐步扩展到PaaS以及SaaS,并引入社会化的云计算服务,以构建完善的云计算服务体系;扩大和完善公共云的建设,建设健全面向校内服务的特色公有云;其次将加强科研云的建设,建设和完善科研云系统平台,为学校科研云提供集中化的科研计算服务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启用企业云邮箱
中国人民大学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云技术、使用云服务方面获得了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成本效益。目前大部分核心业务,包括主页、新闻网、邮件、“微人大”综合信息门户都部署在商业云上,涉及IaaS、PaaS和SaaS三种商业云服务模式。电子校务、校园卡、共享数据库等系统部署在学校数据中心私有云平台上。在云邮箱方面,人大率先启用企业邮箱云服务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在云计算的实践中,一直秉持探索、开放、参与和实践的原则,将大部分的核心基础应用部署在各个层面的商业云上,将小部分核心私有应用部署在校园私有云上。
上海海事大学:研发教学科研云平台
上海海事大学虚拟化与云计算建设从2010年开始起步,通过自主建设,利用虚拟化技术,已完全实现了服务器虚拟化,使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师生,打破了传统服务器托管与分散管理的配置方式,同时解决了服务器稳定及高可靠问题,并且以绿色环保的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服务器虚拟化平台搭建成功的基础上,为了解决正版软件资源的共享及复杂软件安装等问题,我们在2012年建设了虚拟桌面,使正版软件以服务的方式直接提供给部分老师,解决了正版软件共享及复杂软件安装等问题。目前使用情况良好。
除此之外,2012年以来,上海海事大学积极研发构建全新一代开放式云实验平台——iLogistics教学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实验室资源的共享。解决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助式地使用各种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访问iLogistics平台,开展开放式的教学和科研实验的问题。
河海大学:统一通信云让通信更简单
河海大学以云设施为基础,云应用为手段,云服务为目标,开展各种云计算建设与服务工作。
从2013年开始,河海大学利用云计算的思想,对开展基础设施云架构建设,将刀片组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组和100T的存储进行了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建设。2013年以后,学校里再也没有业务部门单独购买服务器,所有的服务都部署在云基础架构上。
2015年以统一通信云应用建设为代表,开展提供公共服务的云应用建设,UC云应用平台为各种校园应用系统提供通信的手段,业务系统都可以通过UC将短信、邮件即时通信等等信息发送到个人,而不需要每一个系统单独建各种各样的通讯的功能。
2016年暑假,还通过建立桌面云的方式,对每一个教室里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平台进行建设,这种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使得老师到每一个教室上课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不必再自带教学用具和教学数字资源。同时也方便了学校的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课堂教学的检查工作与交流。
除了统一通信云服务以外,学校还提供了云存储的服务,教学资源的云服务,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