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办好网络教育”首次被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和科研领域又将迎来哪些机遇与挑战。一起看看十九大代表对此都提出了哪些观点。
代表解读新时期的教育与科研创新
陈宝生: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是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的五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是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的五年。一是教育的保障条件,用于教育的投入由两万亿元突破了3万亿元大关,目前正在迈向四万亿元大关。2012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这五年一直保持这个数字;二是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的接入比例,五年前是20%,现在已超过90%;三是教育系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国家三大奖的比例,这五年一直稳定在2/3以上,为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强的支撑。这五年,我们共培养输送了6500万高校和中职毕业生,人力资本总量大幅提升,有力地支撑了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摘选自10月22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满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记者招待会上介绍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发展情况)
杜占元: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报告还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对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对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杜占元用“四个必将”加以阐明。他说,教育信息化必将带来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深刻革命,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泛在学习环境和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
教育信息化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按照面向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十三五”期间,将坚持“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努力做好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教育信息化服务教学与管理的能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供给能力的“四个提升”,加快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创新步伐,着力实现从服务教育自身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从服务课堂学习到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从服务教育教学到服务育人全过程、从服务一般性教育管理到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的“四个拓展”,确保总体目标如期实现。
一是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加强对学习者认知和学习行为规律的研究,养成师生数字化教与学的习惯,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组织方式。重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跟踪监测教学全过程,开展学情分析和学习诊断,精准评估教学和学习效果,变结果导向的“单一”评价为综合性、过程型的“多维度”评价,由仅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能力素质培养转变。构建适应信息化教学需要的基础条件和育人环境,制定符合信息化要求的学校建设标准,建设泛在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能化学习环境。
二是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模式。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利益分配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优质资源辐射到每个学习者,缩小数字教育鸿沟和差距。鼓励多样化教育服务,优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创新的政策环境,建立数字教育资源质量标准和监管制度,将其作为教学必备的内容。探索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新机制,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为终身学习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
三是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模式。科学布局构建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形成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学习者和教与学全过程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建立完善教育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形成规范统一、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国家教育数据开放体系。构建安全有序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加强标准建设,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抵制不良信息侵袭,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已经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和有效手段。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实,切实抓出成效。
(摘选自十九大代表、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的专访报道)
李希贵:要办好网络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
十九大报告总书记提出来,要办好网络教育,这是党和政府的报告里第一次提出来网络教育,仅仅靠现行的传统教育没法应对未来。我们怎么通过全社会的参与,来形成各种形态的学习型组织,使我们的学生、我们一代一代的青年找到一次一次的起跑线,而不要仅仅把学校当做起跑线。找到一个一个不一样的学校,这样知道人生不是先做好了教育的准备再去工作,而是终身学习。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可能下一步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当前教育系统需要“内部装修”,最重要的是在课程体系上,可以允许学生选择。要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让每一位学生找到他自己、唤醒他自己、最终成为他自己,形成不一样的学习路径和成长路径。
(摘选自十九大新闻中心10月22日“教育综合改革”集体采访中,十九大代表、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回答记者提问)
杨卫:颠覆性创新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利器
颠覆性技术,是一种另辟蹊径、对已有传统或主流技术途径产生整体或根本性替代效果的技术,可能是全新技术,也可能是现有技术的跨学科、跨领域应用。
颠覆性技术创新要求极高,实现起来非常不易,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突破。首先要有思想理念的突破。以产生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为荣,不能“言必称希腊,贤必举欧美”,同时在研究选题上不能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夹缝中选择题目。
其次要有科学手段的突破。大科学仪器、大科学工程将成为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基础。如何支持这些投入巨大、有回报也有风险的科学手段建设,将成为考验各个研究资助机构的试金石。最后要有评价体系的突破。现有的评价是基于对已有学术价值观的共识和已有学术数据的延续。但若要遴选出真正的“领跑者”,需要采用非共识评价、颠覆性评价、创新度评价、交叉式评价等非常规评价体系。
(摘选自《“颠覆性技术”写入十九大报告有何深意》报道中十九大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院士关于“颠覆性技术”的观点。)
王志刚:创新性科技发展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十八大以来,载人航天、探月、大飞机、蛟龙、超算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中国的超算连续多年排在世界第一,不管是太湖之光,还是天河系列都是排在世界前列的。机器人、人工智能应用,以及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重大的成就。如今,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6.2%,创新能力跃升到世界第22名,是前25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创新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十九大报告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纳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并强调“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未来要长期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它是战略支撑,不是战役支撑,也不是战术支撑,它是要长期地、一以贯之地以科技创新来支撑我们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而现代化经济体系实际上就是我们走向现代化国家必须迈过的关口和我们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所以,我们下一步重点就是要以科技创新来引领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核心是科技创新。
科技由于具有前瞻性和不确定性,还有渗透性和扩散性,使得颠覆性科技成果一旦出现,立即就会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发展应该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有些地方还是突破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
(摘选自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在十九大主题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体采访活动的发言,他介绍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果情况)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