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的发展,到现在,大型的慕课平台和课程提供商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课程的价格从免费、或部分免费,到完全收费不等。
在《2017年慕课的六大趋势》这篇文章中,作者Dhawal Shah分享了影响慕课行业的六大趋势。与MOOC平台继续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一致,这些趋势中的大多数趋势都与慕课寻找产品市场契合度有关。
1 慕课细分为多个价位段
最初,所有的慕课都是免费的。虽然内容千差万别,但在最开始的时候,慕课提供商实质上只提供了单一类型的产品:为在线学习者打包并免费提供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优质课程。
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到现在,大型的慕课平台和课程提供商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课程的价格从免费、或部分免费,到完全收费不等。
Class Central已经确定了慕课提供商所提供的六种不同层次的慕课。它们分别是:免费(或免费审核)、证书、微型证书、大学学分、在线学位和企业培训。每一层定价都会在下面的层级上增加一些价值。从本质上说,同一种产品(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注册的产品)正在以不同的价格水平进行货币化,免费产品作为一种营销渠道,向客户提供其他更高价格的产品。
归根结底,在作者Dhawal Shah看来,2017年慕课的第一个趋势,从免费到昂贵,总有一款适合你。
2 越来越多的慕课增加了内容付费墙
付费墙(Paywalls)是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的模式。当慕课最初发布的时候,它们都是完全免费的。事实上,慕课的“免费”特性使得慕课与其他类型的在线课程不同。但是,随着慕课平台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付费墙背后的内容。
2017年,人们看到免费的慕课在持续不断地收缩。慕课现在存在一个现象,一端是完全免费的课程(它们依然存在),另一端是完全付费的在线课程。
Coursera将需要评分的任务放在付费墙后面,FutureLearn开发了一个基于时间的付费墙,而Udacity似乎放弃了免费的整体概念,而积极地向内容获利转变。尽管edX主办了付费课程,但它仍然是唯一一个提供完全免费课程(减去免费证书)的慕课课程平台。
如此看来,如果Dhawal Shah所言为真,那么,似乎越来越多的慕课平台开始通过不同的付费墙策略,找到了内容付费的盈利模式。
3 慕课找到他们的听众:专业学习者
有关慕课早期的报道和论述,主要是围绕着对传统大学的破坏。时隔六年后,我们知道,慕课并不会导致传统大学的消亡。然而,根据Coursera的前首席执行官里克.莱文(Rick Levin)的说法,虽然慕课可能不会打乱高等教育市场持续,但慕课正在破坏劳动力市场。这些课程的真正受众不是传统的大学生,而是Rick Levin所说的“终生职业学习者”(lifelong careerlearner),他们可能并不是那些在校大学生,他们的目标是实现专业和职业发展。
4 在线学位和企业培训成为慕课的重要增长点
慕课平台进入在线学位和企业学习市场并非一个新趋势。然而,在作者Dhawal Shah看来,2017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甚至实现了几个里程碑。在线学位和企业培训是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现有市场,慕课提供商需要占据其中一小部分。
2017年,Coursera宣布一些新的基于慕课的在线学位(或计划启动在线学位)。这些在线学位招收了7000多名学生,总潜在收入超过6500万美元。在企业培训方面,Coursera截止到2017年,共有超过500家公司注册了Coursera for Business服务,比去年的30家有所增加。EdX for Business现在正在与40家公司合作。
由此看来,在线学位和企业培训似乎是慕课未来的增长点和发展态势。不过,这个和中国慕课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因为在线学位在中国大陆目前只是68所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大专学历教育。这个市场正在迅速萎缩。目前,国外的在线学位还不为内地用人单位所接受。
但是,在我看来,企业培训领域的态势应该是一致的。
5 慕课平台和课程增加灵活性和便利性
过去一些年,慕课提供商持续不断地提升慕课课程和产品的灵活性和便捷性,适度调整多样性,使得许多慕课可以在这一年中的任何时候,全面为学习者所使用,这就使得学习者可以随时展开慕课的学习。
6 慕课开始现身大学校园
到目前为止,慕课为大学生提供学分的尝试和努力,已经瞄准和针对那些还没有参加大学学位课程学习的学生。现在,校内学生可以选择从慕课获得学分,甚至从他们所在的大学获得学分。
在中国大陆,这似乎是比较突出的特点。慕课提供者和大学比较热衷于让学习者通过慕课学习获取学分。不久前,在应邀出席一个有关慕课的研讨会时,我们论及了中国慕课的特色,有学者认为,中国慕课至少有两点不同于国外,一是受众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二是主要由政府推动。对于第一条,我是认同的,这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还比较落后。(责编:陶春)(作者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
本文刊载于《中国教育网络》2018年4月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