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与趋势展望

主讲:汪琼 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编委会专家

本次调查涉及全国各地共243所高等院校,以问卷的形式了解当前各高等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揭示各地区、各类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为今后校级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发展力度及发展路径提供决策参考。

  那么从我们的公共机房这块了解的情况来说,现在的公共机房的利用,主要是在3到8个小时,基本上是排课时的状况,自由上机这块已经不太多了。整体上来说,这种更新管理方面,学校也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

  但是在那个数据中心灾难恢复这方面,我们问到了七成的学校是通过学校之间互相分担这个异地存储方式,还有比较多一些,在211学校。那么一般院校比较多的是采用多多种数据中心的方式来进行这个数据中心的融载的处理,但是我们拿一个在选项上,我们是拿着国外的选项过来想做国际对比,也明显看出来,国内的高校无论是在信息安全这块在…这块,我们的手段都比较单一,不够丰富,这块可能也是我们可以下一步进行学习的地方,在应用系统建设这一块来说,这个刚才这张图已经大概说了一下,我们字数的一种情况。

  我们还问了一下关于外包这样的一个态度,那在右边的这张图上,给出来了我们大家的一个选择,就是下面一线说的是我现在现状,然后中间那条线是表示的是未来三年的做法,就黄色那条线是未来三年的做法,蓝色的线是当前的做法。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来说外包这块,我们问了一下,很多学校就说,我所有信息业务都可能会有外包的这样的一个情况,但是程度不太一样,基本上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外包还有合作开发,这种合作开发是一个比较多的来选择,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学校在开始,现在还没有做合作开发,48%的学校现在没有做开发,但是他们准备在未来三年中要自己开发,这样的已经有64个学校。是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的信息技术部门的力量应该还是不错的,所以有这样的一个愿望来自己做。那么这个是我们大概的一个应用系统的现代建成的情况,大概看到一卡通是90%了,那么学校安全监控系统也是普及率比较高的,88%了。学校域名的邮箱82%,统一身份认证是74%,科研管理数据库是74%,大概是这样的情况。

  右边的数据比较少的情况,比方说我们的仪器共享平台,还是有很多的平台没有采用网络上的预约方式,那这样的话,会造成我们大家一起并不能很好的共享。还有包括我们的公共资源的使用情况,特别是我们的科研的成果交流这块,科研项目的管理大家做得都还不错了,那么科研成果的交流这块,图书馆里边是在靠机构数据库的建设来推动,但整体来说,我们感觉到应用系统的建设方面,科研的交流这块还是很弱的,还有很多的需要发展的空间。基础设施这块,刚才说到全部通网了,明显的是发达地方的端口会多一些,IPV4的地址都会多一些,那么其它的发展的教管的学校那就用私有IPV4的地址会多一些,但是随着IPV6的普及,这样的一些差距已经不大了,尤其是是在IPV6上好的应用,今年的数据比前两年数据来说,可以看到多了很多。

  网络建设水平,大家都有感受我们看到的是西北地区,真的是网络现在超得很快,相反呢,我们华南地区,它的校园带宽数据很好,然后华东和华中地区它的接口数,就是网络地址数都很好。那么今年的数据上来说,跟教育网的学校比例,比2012年有明显地上升,这也跟我们…的37建设的成果是有关系的。通网了,快了很多。

  关于信息安全,它支持下面这条线很长,这是国际上的国外学校他们采用的信息安全的一些方案,我们拿了一个对比,可以看到我们在一些手段上我们用的比较多,但有些手段上我们用得比较少。右边这块,是我们想了解不同的区域,它所采用的应该是不同的安全的协议或者手段,这块来说,我们相对也是比较单一。这是安全这块。

  在教学应用服务,教学应用服务整体上来说,还是比两年前有明显的增长,就是在平台这块,而且基本上有些学校,换平台的挺多,这是一个今年调查数据发现的,50%的学校都在换平台,这种换平台会带来一些麻烦,就是当年的成果不能很好得继承的问题。所以这块如何更好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平台,而不是换平台,可能是一个很关键的一个要做决策的地方。当然这块也跟我们应用的需求是有关系的,当然平台可能确实是没有更好地满足现在的,尤其是对移动教育的需求。

  从资源角度来说,个别学校,大概两到三成的学校开始提供一些移动的资源和信息,精品资源的这块建设真的是乏善可陈,我们如果刨去精品课程建设的话,我们问一问学校的课堂时录的情况,因为很多学校都会装这个课堂实录,但是只有10%的学校会对这个课堂实录装备的教室的课程进行较多的…,所以说基本上来说,我们的装备和利用以及录用完的到教学的使用,这三个步骤之间的那个数量是很明显的跌荡下来了,所以说,我们这块有装备但是没有很好地利用,尤其是我们关心问了一下,就是关于大课基础课的这种视频的录制。因为坐在后排的往往看不清楚前面的PPT,或者老师在黑板让的东西,这样录制在国外有研究证明,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这块在国内明显地没有得到重视,也是不到10%的学校会有这样的录制,策略。在这块来说,教育信息化这边明显的是有装备,应用不是太明显。

  所以整体上来说,我们得到这样的两个比较大的一个结论,一个结论是说现在学校在做信息化的整体规划方面开始向一体化方面去整合的那个角度来考虑了,就已经发现了我们的业务分割这样的规划,这样会产生的重复建设或是信息孤岛的问题,那么更多地想从软件、硬件以及服务这方面来一体化,所以我们看到在信息门户这一块,很多的学校不仅是门户进行了很多的应用,而且采用了移动的手段,包括微信公众号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更好的服务,包括APP,不少学校都是邀请学生来参与我们APP的开发,使得我们学校的移动门户这块功能更加强壮。

  另外一个明显的变化,从业务管理信息化到应用服务信息化,也就是说我们过去的信息化的建设,都是在为管理部门的职能部门的,它的管理的服务。这块做得会比较好一些,但是从师生的教学科研包括办事方便性角度,现在的这种服务的信息化是我们这两年明显感觉到学校在建设的地方,而且从学校谈到规划的角度来说,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云服务来支持这样的一种整体化和服务化的一种趋势,还有会有更多的物连(音)的这样的应用进行。这是我们看到的现在的一个基本的情况。

  总之来说,我们的信息化的发展就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一个过程,那么大部分的机构、现在信息化部门的合并,我们可以看成是一种机构重组开始发展的影响,但是在流程再造这块,确实还是有一段的过程,部分的能够掌控的这一方,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变化的在发生。关键的关键,就是信息化部门是让学校的各种核心业务渗透进去,来支撑他们才是我们的未来的目标。所以在一块我们可能改变思路,更好地适应用户和部门的需求,然后以此为核心,来拓展我们信息化的部门的业务范围和做法,可能是我们现在都是正在进行十三五规划的时候,需要考量的事情。好,谢谢各位老师!

  (本文根据“2015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现场速录整理,如有错误,敬请原谅!)

来源:中国教育网
CERNET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