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总结
1. 工作模式经验
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与传统项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需求的复杂性、多变性、连续性。基于多年信息化工作经验积累,尤其是本平台的建设工作,我们总结出一个简单的信息化项目建设TBO(Think-Build-Operate)模式。建设前“Think(想清楚)”。不能急于上马开工建设,否则很快就会面临功能混乱、进度失控的风险。
建设中“Build(建完善)”。对于系统中的全局性设计和原则,建设方要自主把握。此外,信息系统还需不断优化,以获得更为完善的功能。
建设后“Operate(重运营)”。良好的运营、深入的推广、严格的管理、不断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让信息化系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2. 运营推广经验
寻求多方支持、创建示范效应。本平台需要加强与重点用户的深入合作,根据不同应用的不同特点,树立样板用户和示范应用。
加强自主研发、快速响应需求。通过深入参与研发,快速满足用户需求, 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
组织学生团队、紧跟热点话题。SNS社区和“青博客”作为一个人气旺盛的互动交流社区,需要有正确的引导管理工作机制,社区才能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重视内容监管、确保内容合规。作为一个开放的互动交流沟通平台,必须确保用户言论合规,杜绝恶意攻击、肆意谩骂、违法违规等现象。
备注:
信息服务和协作社区平台建设情况
整个项目分为研发和测试两个阶段按期推进:
研发阶段
2011 年3~4 月,完成新平台首页信息聚合及服务超市功能。
2011 年5~6 月,基于承建方已有产品完成校内SNS 应用。
2011 年7~9 月,基于承建方已有产品完成校内工作区群组协作功能。
2011 年10~11 月,完成校内类微博应用—“青博客”的基本功能。
2011 年12 月~2012 年1 月,“青博客”应用完成。
测试阶段
2012 年~3 月,实施学生团队小范围内部测试,测试人数在20 人左右。测试人员将发现的bug 和提出的意见建议,统一报送项目组接口人。接口人在对问题进行判断后,将真正是问题的提交给承建方修改。经过本次测试,系统消除了大部分程序bug,基本能够稳定运行。
2012 年3~5 月, 实施校内部分用户邀请测试,测试人数在200 人左右。本次测试中,反馈的系统bug 较少,功能性建议较多。项目组根据建议的普遍性、紧迫性以及实现成本等多种因素最终决定是否实现测试用户提出的功能需求。经过本轮测试,系统功能已经达到上线条件。
2012 年6 月,实施校内所有用户公开测试。在此期间,为确保系统功能稳定、切换顺利,我校采用了新老平台并行服务的方式。通过在原有门户发布通知公告,设置新平台入口等方式,使用户可以便捷地访问新平台。
2012 年7 月,新平台正式切换上线。
(作者单位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