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的学生有很强的创业意愿,91.7%的学生认为缺乏好的创新创业项目。”近日,在郑州大学召开的2017首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上,该联盟秘书长孙宏斌发布了《2016年中国高校创新创业蓝皮书和学情报告》。报告数据源自该联盟今年4~5月在全国130所高校开展的问卷调研。
数据显示,2016年近八成的受访院校出台了多项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文件,超过70%的高校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改革,93.8%的高校中超过25万学生参与到了“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多项创新创业大赛中,形成了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
调查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拓展,95.4%的高校已经在校内设立了专门用于创新创业的空间,但师资数量和水平明显不足。被调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均授课的师资总人数中,本科学历的占98人,高职学历的占20人,各高校创新创业的转职教师中博士学历的比例超过一半以上的高校仅占4%。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配套教材率不高的问题凸显:仅有57.7%的高校开发了创新创业课程的相关配套和辅导教材。中外交流合作情况不理想,截至2016年年底,参与本次调查的130所高校中,83.1%的创业项目没有任何中外合作。
数据显示,学生创业的意愿高,但是缺乏实际思考。83.2%的同学有很强的创业意愿,91.7%的学生认为缺乏好的创新创业项目,近半数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机会,使项目能够落地,包括资源、场地、资金、团队搭建指导和培训等。
孙宏斌表示,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模式还有待革新,尤其要有融入的理念,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融入到整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要重视创新创业开放性,加强校企合作,打造“教师+”“教室+”“项目+”等各种模式;利用各种平台,包括联盟的平台来增强师资的培训,加强教辅和教材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培养新形势下具有国际创新竞争力的双创人才;通过岗位设置聘任制改革,激励高水平的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教育。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