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某小学教师黄超最近有点儿“火”,因为在网络上直播课堂内容,他收获了无数点赞,但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最终,来自社交平台波涛汹涌的质疑,给校方、教师、学生、家长带来不小压力,课堂直播“下架”了事。
每一次新鲜事物的出现,难免伴随些许争议,这种争议应该在讨论中寻求共识,争取“最大公约数”。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开通课堂直播又是征求家长委员会意见的产物,是得到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授权”后展开的。因此,只要教师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万变不离其宗地依照课纲讲授内容,就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换句话说,直播平台只是传授知识的一种介质而已,通过创新形式,如果能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同,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就应该肯定教师的这一举动。
从实际来看,课堂直播只能算是一种“微创新”,但这种“微创新”恰恰需要鼓励,它让知识借着互联网的翅膀,突破教室这个固定的空间。如果诚如黄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再三完善教案、设计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努力呈现完美的课堂效果”,那么对于这个青年教师来说,通过网络这一公开渠道,收到的应该是同行之间的客观评议,使课堂直播日臻完善不断进步,能为同类直播或者其他形式的知识传播,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哪怕是一些教训。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缺乏建设性的“板砖”,网络舆论最终终结了课堂直播。
当然,课堂直播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或隐患,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不应回避,而应积极寻求破解之策。比如实时直播中,小学生面部画面清晰可见,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再比如,一些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或者比较沉默,会不会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还有网友担心,直播平台具有商业属性,老师开直播会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引发家长刷礼物“打赏”,成了变相收礼行为?
这些担心不无道理,但解决之策也不是没有。直播手机固定在教室最后面,孩子们课堂活动“不露脸”,就基本可以解决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问题。课堂表现欠佳的孩子,也不尽然是课堂直播造成的,如果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的课堂表现有所提升,也算是一种进步。而教师直播过程中“索要礼物”“变相收礼”,几率可能更小了才对,毕竟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
课堂直播算不上特别新鲜的事物,也本应该有更加宽松的舆论环境,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用。眼下的移动互联网无所不在,它连接教育,自然也连接人心。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需要久久为功,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个基础设施,让“互联网+教育”有效落地,是实现教育均衡的手段。笔者乐见更多的人为教育创新点赞,也乐见更多的教育创新能随着时间推移,打消人们心中的种种疑虑,也让“出发点是好的”的教育方式,经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