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6日是国际互联网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年度旗舰报告《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指出,全球每日新增逾17.5万名儿童网民,平均每半秒钟就会新增一名使用网络通信设备的儿童,并向全世界发出警告——
在数字时代,儿童的声音愈加重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响亮。他们不仅在传承,同时也在塑造着这个世界。我们力争把儿童遭受数字技术伤害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使他们从中获得的机遇扩展到最大,为儿童创造更美好的数字世界。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安东尼·雷克
每轻点一个网络链接,世界某个角落的孩子就创建了一条数字踪迹,而这条踪迹有可能被那些不考虑儿童利益的人跟踪或利用。随着儿童上网的年龄越来越小,我们急需一场针对如何确保儿童安全上网并保护其数字踪迹的严肃讨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研究与政策部主任劳伦斯·钱迪
前不久,一组“儿童视频”引起了各大媒体和家长们的关注,这些视频充斥着暴力和血腥的内容,恐怖的情节和场景不但儿童不宜,还会毒害他们幼小的心灵。相关报道称,这些视频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以及泰国、越南、日本和韩国,如今也渐渐通过网络流入中国。
在网络时代,我们有更便利的途径获取信息和知识,然而对于儿童来说,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面临更多风险与挑战。
近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了年度旗舰报告《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指出全球互联网用户中1/3是儿童,但在保护儿童免受数字世界潜在危害,守护儿童上网活动所产生的数字踪迹,并为其提供更多访问安全和优质在线内容方面,相关的工作仍远远不够。
对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出警告,对数字世界的访问既让儿童受益并拥抱机遇,也让他们置身于大量的风险与伤害之中,例如接触到有害内容、遭受性剥削、性侵、网络欺凌以及个人信息被滥用等。
网络风险
远远超出想象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孩子第一次使用互联网,他们在网络世界中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许多风险才刚刚为外界所了解,尚无有效的应对方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研究与政策部主任劳伦斯·钱迪(LaurenceChandy)表示。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超过17.5万名儿童第一次上网,平均每半秒钟就会新增一名儿童网民。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蔓延到了经济、社会、文化等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接触数字网络的儿童年龄也变得越来越小。正如该报告所说,数亿儿童从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起,就与数字通信和网络连接密不可分——管理新生儿医疗档案、上传第一张珍贵照片,都离不开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为世界儿童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和机遇。例如,偏远地区的儿童,或者受到贫困、排斥和紧急状况影响被迫逃离家园的儿童,可以通过数字设备和网络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学习机会,接触到有兴趣的社群、市场和服务等,并从中受益。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数字技术与网络连接也让儿童的安全、隐私和身心健康面临巨大风险。报告指出,很多儿童在线下本已面临的风险和伤害会在线上延伸并放大,也会让本来就容易受到伤害的儿童变得更加脆弱。信息技术能让人们更容易制作、传播、分享剥削儿童、虐待儿童的非法内容,这类技术为拐卖儿童开辟了新渠道,也为隐藏非法交易、躲避执法提供了新手段。而且,更令人震惊的是,儿童自己也可能借助这类技术制作相关内容。
“尽管数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人们自由表达思想的空间,但同时也扩大了仇恨言论和其他负面内容的传播范围,可能改变儿童对世界及对自己的看法。”报告指出,在网络社交媒体中,儿童的隐私目前不但没有受到保护,而且更有可能遭到利用或滥用。相对线下欺凌,网络欺凌的传播度可能会给儿童带来更大风险。
研究人员将这些网络风险归于三类——内容风险、接触风险和行为风险。其中,内容风险是指,儿童暴露在不健康、不适宜的内容面前,其中可能包括与性、色情和暴力相关的画面,某些类型的广告,含有歧视或仇恨言论的材料,以及宣扬自残、自杀、厌食等不健康行为或危险行为的网站;接触风险是指,儿童与危险的人物进行接触,如与寻求不正当关系或出于性目的而与儿童联系的成人保持联系,或与试图煽动儿童参与极端活动或诱使其参与不健康或危险活动的个人接触;行为风险则包括,儿童自身可能进行的危险活动,其后果往往与有风险的网上内容和接触有关。例如,儿童可能会书写或制作仇视其他儿童的素材,发布或传播有害信息或图像。
对于数字时代的风险,我们不能低估;对于儿童的成长,我们需要无条件的保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利用数字世界的机遇,为儿童创造福祉,将信息技术对他们造成不良影响或伤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数字鸿沟
错失时代的机遇
尽管我们已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然而,纵观全球,还有许多儿童在接触数字信息技术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根据报告的调查数据,全球还有数以亿计的儿童无法使用互联网。在发达国家,81%的人能够使用互联网,这一比例是发展中国家(40%)的两倍多,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又是最不发达国家(15%)的两倍多。在非洲15—24岁的青少年中,有3/5不能上网;而在欧洲,这一比例仅为1/25。
对此,报告分析,儿童能否接触信息技术,以及他们获得服务的质量已成为一个新的分水岭。而且,数字鸿沟如今不仅仅体现于能否连接互联网,更多体现在基础性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差异上。
例如,全球有56%的网站是英文的,对于许多孩子来说,不能理解网页的内容,或无法找到与他们生活有关的信息。许多人还缺乏使用技能,不能熟练运用数字技术,或者缺乏手提电脑等数字设备,无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相关研究表明,使用信息技术会对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劳动力的职场发展能力和薪资水平产生巨大影响。没有信息技术使用经历的成年人,即便得到工作机会,收入也会低于掌握信息和通信技术技能的同事。针对印度、突尼斯等国成年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对此,报告指出,如果数字鸿沟不能弥合,只会导致弱势儿童失去更多的福利,既无法获取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更无法发挥潜能、战胜贫困、打破贫困和弱势的代际传递,社会经济分化的问题将愈演愈烈。
今天,信息科技的发展使数字设备的获得更加便利,价格也更加低廉,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越过这道数字设备的鸿沟。
报告分析,如何应对连接互联网之后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养差距,并弄清楚儿童究竟怎样使用互联网,将成为今后弥合数字鸿沟的关键。
趋利避害
尊重并保护儿童
在这个充满了机遇与风险的数字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让更多儿童从中受益的同时,又让他们避免伤害?报告明确表示,这是每个人的责任,政府、家庭、学校和其他有关机构更是责无旁贷。为了尊重并保护每一位儿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
为所有儿童提供可负担的网络接入,并获得高质量在线资源。例如,降低互联网连接成本;在学校、图书馆、社区中心、公园和购物中心设置公共无线网络热点;推动创作与儿童相关并使用他们语言的内容;打破文化、社会和性别障碍,促进网络使用平等;政府、援助机构和私营部门应提供公共互联网接入服务,为迁移儿童提供数字设备,帮助他们使用互联网。
保护儿童免受网络伤害。例如,私营部门,特别是技术公司可发挥重要作用,与执法机构分享数字工具、知识与专长,共同保护儿童网络安全;采纳并实施“我们共同保护全球联盟”战略框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保护方案,适应儿童能力的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一定程度的冒险行为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适应性和抗逆力;为能够帮助儿童的人提供支持,帮助父母和其他儿童照料者培养技能,积极引导儿童正确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而不是简单地加以限制。此外,同伴指导方案可以促进儿童之间相互帮助。
保护儿童的在线隐私和身份信息。例如,政府、企业、学校和许多其他机构处理儿童相关数据时,需要根据国际准则和伦理标准采取保障措施,保护这些数据;默认采用最高级别的隐私设置,保护儿童信息,社交媒体和其他平台公司应该以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写明条款、条件和隐私政策,使儿童能够方便地报告隐私侵权和其他相关问题;企业应制定伦理标准,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审查和保护涉及儿童的全部信息;为儿童数据和涉童数据设置加密规则。
传授数字素养,确保儿童充分了解网络并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保障儿童上网安全。例如,学校通过课程传授数字素养,引导儿童访问安全有益的在线教育资源;提供机遇,帮助非正规教育机构中的儿童掌握信息通信技能,确保被迫放弃正规教育或从来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的弱势儿童能够从网络教育中获得最大的收益;支持教师提高自身的数字技能与数字素养。与此同时,需要教会儿童如何维护自身上网安全并尊重其他用户。例如,让他们了解在创建和分享内容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了解保护自己网络隐私和个人数据的方式;培养儿童在网络空间中的忍耐力和同理心。
动员私营部门,推进制定保护儿童上网权益的伦理标准和行为准则。例如,防止网络及相关服务传播虐待儿童素材;促进实现非歧视的互联网访问;为企业经营及相关技术制定伦理标准;为家长提供工具,创建适合儿童年龄的网络环境。企业应该为父母提供一整套便捷易用的工具,如密码保护、阻止或允许列表、年龄验证及信息过滤等,帮助父母为儿童创造安全的网络环境;企业还应对这些工具开展持续的监测和评估。
制定数字发展政策时将儿童置于中心位置。例如,在制定对儿童及年轻人产生影响的数字政策时要给予他们发言权;随时了解儿童在使用网络方面存在的差距与障碍;将儿童视角和性别视角下的特殊议题纳入国家政策与战略,在制定所有关于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政策时,考虑儿童的合理需求。
如今,全世界数以亿计的儿童正在利用互联网学习、社交,并为长大成人、进入职场而做准备。与此同时,孩子们也在利用互联网改变着世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表示,每个儿童都希望拥抱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能否实现这样的愿景,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