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将博物馆资源引入历史与社会课程——
博物馆:打开课堂“时空穿梭”通道
数字化时代,教育的定义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室的边界正在消失,博物馆正在成为有效的学习场所之一。今年5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如何促进博物馆资源与中小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本报记者就此走访了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的专家学者,报道了南京、杭州等地将博物馆优质学习资源引入课程的实践探索。
原始聚落近在咫尺
“很多同学五一假期去了浙江博物馆看‘越地长歌’展览。这是同学们刚才上传的照片,我们一起看看这是哪个小组的同学呀?”
“看过展览,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家乡浙江是河姆渡文化的发源地,博物馆的展览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着怎么样的联系呢?”
5月9日,杭州宝俶塔实验学校,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朱秋蓉的课是从一系列提问和追问开始的。她请学生对照教室前面电子白板上的“古代西亚农业聚落想象图”,观察农业聚落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图上人物在干什么?接下来请学生运用已学方法,对河姆渡、半坡遗址进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农业聚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不清楚或者需要拓展的一些知识点学生可以随时利用手中的平板电脑(IPAD),进入数字博物馆查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一课的内容,对于刚刚接触历史学习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显得非常陌生和遥远。但由于之前看了“越地长歌”展览并按照教师要求进行了记录,课堂上再对照图片,学生的历史考证与探究活动就有了初步基础。
“老师,我在图中看到当时的人们在牧羊。”“你为什么肯定他们在牧羊呢?”“课本100页上有世界主要驯化动物的起源地示意图。”
“老师,数字浙博上河姆渡人原始的农耕工具,就是书本上的骨耜……”
这种类型的课朱秋蓉此前从未上过,课前她也从未见过这个学校的学生,上课前她一直忐忑不安,担心课堂探究在哪个地方卡壳。随着问题探寻的深入,学生的发言越来越踊跃,朱秋蓉觉得自己的思路得到了验证:只有在课堂上创设真实可感的问题情境,才能改变以往历史课堂枯燥无趣的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室不再是课堂的边界
此次创新课展示与相关研讨是杭州市历史与社会“青年教师研修共同体”常规教研活动的一部分。而拓展课堂时空,将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资源引入课堂,是该研修共同体近期集中探索的主题。朱秋蓉认为,教学改革发展到今天,需要重新思考课堂的时空界限,就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来说,尤其如此。让学生走出教室,参加实地考察、场馆学习、社会调查等很有必要,但又必须顾及学生课后时间有限,同时还要考虑安全、距离等方面因素,目前实地学习还不能成为我国初中生普遍的日常学习方式。这也是他们积极探索将数字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内容融合起来的原因——历史与社会课程迫切需要这种新型的课程资源。
目前,该研修共同体的青年教师已经进行了大量尝试。例如,今年3月,杭师大仓前实验学校七年级教师孙萍组织学生利用周末结伴参观良渚文化博物馆,课堂上学生还原了良渚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感受到了先民的智慧。采实教育集团九年级教师吕阳俊借助杭州宋城的资源,创设情境,设计了12套基于情境的学习任务。学生以10人为一个小组,任选其中一套学习任务,运用宋城景区图,寻找任务地点,开展项目学习。还有的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了南宋官窑博物馆,等等。
同时,该研修共同体通过数字资源库“微学荟”的建设,搭建了数字化学习平台,通过编撰《玩转杭城》《文博之旅》等系列拓展读本,为学生提供了配套的学材。
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课堂背后,有青年教师付出的大量心血,他们参观博物馆时远没有学生那么轻松快乐。建兰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师杨君介绍说,同伴们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参观各大博物馆,具体要做三件事:其一,记录博物馆的展览相关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其二,将展览内容与教材匹配,列出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其三,团队之间资源共享,进行头脑风暴,研讨课堂如何推陈出新。
青年教师成为火种
“共同体近年来的壮大是因为这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有目共睹。”朱秋蓉说,除杭州市教师,目前已有金华、衢州、绍兴等地的青年教师慕名前来参加研修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该研修共同体成员中,有1人被评为浙江省教坛新秀,11人成为杭州市首批新锐教师培养对象。5位教师的课获教育部部级优课,29位教师获省市区优质课比赛、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杭州市“青年教师研修共同体”成立于2013年,目前已发展到77人,这些教师分别来自杭州市15个城区、县的不同初中学校。在召集这些青年教师进行研修之前,朱秋蓉对这些教师并不熟悉,通过调研,她发现青年教师普遍缺乏教学经验,渴望专业引领,渴求同伴互助。尤其是较为偏远地区的青年教师,更需要具体的教学引领。
“我们常说,每一位成员都是一粒火种,在自己不断前行的同时,要点燃自己所在的学校和区域的其他老师的热情,进行实实在在的课堂变革。”作为学科教研员,近年来朱秋蓉以历史与社会项目学习课题为切入点,通过新型课堂教学探索和示范,吸引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促进了活跃而又民主的教研氛围的形成,更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共同成长。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