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十年发展,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成功构建了通达全球学术资源的高速网络通路,汇聚了国际权威学术平台(Wiley、Elsevier等)和国内特色学术资源(重点学科信息资源镜像系统、高校学术网站集群等),形成了覆盖电子图书、期刊论文、专利文献、索引数据等全类型、立体化的学术资源服务体系,是我国教育资源汇聚的重要网络基座,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保障高校师生享受低延迟、高稳定的网络服务,CERNET多项举措协同发力,努力搭建起CERNET学术资源保障服务立体矩阵:通过与Internet2(美国学术网)、GÉANT(泛欧学术网络)、APAN(亚太先进网络)等国际学术网络的直连专线,为跨境资源访问提供专用带宽;在主干网国际出口侧,动态调度最优路由,确保国际资源访问通畅;联合“知网”等资源服务商,本地化部署资源镜像,缩短资源触达路径。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各学术资源的响应速度、稳定性和加载流畅度,CERNET网络运行中心在全国41个核心节点部署了专用设备,依托丰富的主干网运维经验,通过路径追踪、流量和性能监测、端到端质量监测等手段,实现对域名、NAT地址池受限等问题的实时诊断与优化。
这些服务都已转化成为CERNET专属保障,默默守护高校学术资源访问的全过程。与此同时,依托技术优势,CERNET也加强了服务可视化界面的构建。
一方面,通过学术资源性能感知平台,围绕稳定性、延时、首屏加载时间、下载速度等关键指标,模拟用户对Gale、ScienceDirect、IEEE等国际知名数据库资源进行持续监测,让网络访问性能可视化,高校用户“体感”数字化,为网络环境优化以及主干网运维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图:学术资源性能感知平台
另一方面,整合国内外学术数据库、高校内生资源、直连ISP资源、AI工具等,构建“10ms教科网特色资源平台”。通过IPv6支持度监测、性能监测与热度分析三大功能模块,直观呈现资源访问质量和使用趋势,让专属保障服务从技术后台走向用户前台,真正实现服务质量的可感知、可验证。

图:10ms教科网特色资源平台

图:特色资源IPv6支持度、性能和热度监测
“高速网络”让知识无界流动,“专属保障”为学术智享护航。CERNET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赋能学术生态,也期待更多高校加入,通过扩容资源矩阵、协同共享创新,与CERNET共同铸就学术通衢,为教育数字化深度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