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参评方案展示 > 下一代互联网

湖南大学:基于IPv6的CloudStack云平台架构设计

  平台原型系统的搭建和验证

  该平台由1台服务器和9台PC机搭建而成。其中服务器A具有4*E5-1603的CPU,频率为2.8GHz,16G内存,2TSAS硬盘,千兆网卡以及HBA卡,服务器B-J具有4*i3-2120的CPU,频率为3.30GHz,6G内存,500GATA硬盘,千兆网卡。本平台利用开源的CloudStack(4.6.0)与Ceph(Jewel10.2.1)来搭建,每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IP地址设置见表1。

  该平台所设计的文件系统(Ceph)的网络拓扑如图7所示。搭建的文件系统集群的控制节点为三个,运行mon与mds服务,监控集群状态,每个存储节点运行三个OSD,可以为每个用户提供一定大小的私有文件存储空间,平台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容错性。

  我们可以通过IPv6地址(http://[2001:250:4402:223:10e0:3c0f:edc4:8888]:8080/client/)访问CloudStack的管理界面。在管理界面中,可以添加资源域、提供点、集群、主机等,并且可以为租户创建相应的虚拟机实例。这说明了该平台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平台中的资源域所采用的网络类型可以分为两种,即基络类型和高级网络类型。其中高级网络支持IPv6协议,采用VLAN技术对虚拟机实例进行隔离。管理员创建资源域的时候可以根据需求配置资源域的可见性。资源域可分为所有用户可见公共区域与某些特定用户组可见的私有区域。这说明了该平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私有虚拟资源。基于IPv6技术的云计算平台的建立,将加快促进云计算平台中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共享,提升云计算平台的服务质量。本文研究了基于IPv6技术的云计算平台设计问题,给出了基于IPv6的CloudStack云平台的详细架构设计,并通过原型系统验证了所搭建的云计算平台的性能,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云平台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用户能通过Web浏览器或者客户端的方式访问云计算平台的各种资源,IPv6技术能为云计算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云计算服务。

  (作者单位:刘宇 彭天越 徐波 张世文 林亚平为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世文为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M.Armbrust,A.Fox,R.Griffith,etal,“A view of cloud computing,”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vol.54,no.1,pp.50-58,2010.

  [2]冯登国,张敏,张妍,等.云计算安全研究[J].软件学报,2011,22(1),71-83.

  [3]王晓峰,吴建平,崔勇.互联网IPv6过渡技术综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6,27(3):385-395.

  [4]RajkumarB,Chee S Y.cloud Computing and Emerging IT Platforms:Vision,hype,and reality for Delivering Computing as the 5th Utility[J].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2009(25):599~616[5]罗国玮,兰瑞乐.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科研实验平台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115-117.

  [6]柴亚辉,涂春萍,刘觉夫,等.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与软件实验室资源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254-257.

  [7]李英壮,廖培腾,孙梦,等.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虚拟机管理平台的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1-3.

  [8]张帆,李磊,杨成胡,等.基于Eucalyptus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J].电信科学,2011,27(11):57-61.

  [9]李磊,李小宁,金连文.基于OpenStack的科研教学云计算平台的构建与运用[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4,31(6):127-133.

  [10]李小宁,李磊,金连文,等.基于OpenStack构建私有云计算平台[J].电信科学,2012,28(9):1-8.

  [11]黄超.虚拟桌面系统桌面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中山大学,2013.

  [12]吕俊蒙.基于CloudStack云平台的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5.[13]高晨曦.CloudStack云平台负载均衡方法的研究和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14]方正宁.基于CloudStack的权限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5.[15]王敏讷.基于Cloudstack的虚拟机部署方案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5.

  [16]曹风兵,吴开贵,吴长泽.基于Hadoop的校园云计算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20(6):6-11.

  [17]张岩,郭松,赵国海.基于Hadoop的云计算试验平台搭建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1):85-89.

  [18]蒋宁,李文,李鸿彬.基于Hadoop的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9):79-82.

  [19]程靓坤.基于Ceph的云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山大学,2014.[20]CloudStack.Administration.Documentation[online].http://docs.cloudstack.apache.org/projects/cloudstack-administration/en/4.6/[21]Ceph.Documentation[online].http://http://docs.ceph.com/docs/master/#[22]龙斌,周晴伦.基于CloudStack的旅行社电子商务解决方案[J].计算机时代,2014(3):6-10.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作者:刘宇 彭天越 徐波 张世文 林亚平
《中国教育网络》
杂志微信公众号
高校信息化应用
微信公众号
高校网络安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