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今闭幕 展现多项人工智能科技成果 引互联网大佬热议
专家表示——AI立法 应以安全可控为指导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开设人工智能分论坛图/视觉中国
“会读唇语”“自带高情商”“能写诗能对话”,这些在几年前您也许完全想不到会发生。但是现在这些人工智能(AI)技术已经在2017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呈现出来了。
在本届互联网大会上,微软发布了情感计算人工智能“微软小冰”,阿里巴巴发布了能够多维感知、持续进化的“ET大脑”,百度发布了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DuerOS,这些最新前沿的科技成果让我们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为期三天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2月5日正式闭幕。
加速革新
人工智能走出实验室 “自带高情商”
据央视报道,如果去年的大会还在说人工智能是互联网发展的未来的话,那今年可以说,许多人工智能已经走出实验室,开始改变互联网的生态,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
在本次大会举办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中,共有18项全球顶尖科技集中发布,而人工智能备受关注。其中,微软发布了情感计算人工智能“微软小冰”。据微软公司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介绍,微软的人工智能“小冰”,是全球第一个以培养情商为目标的人工智能系统,2014年诞生于中国,12月5日已经成为科技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情感计算框架系统。
沈向洋认为,人工智能聊天只是“小冰”的表象,情商才是它真正的价值。“小冰真正厉害的地方是能够把技术和情感结合在一起,创作的文艺作品已经开始和一个人媲美,今年5月小冰就出版了第一部完全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不久前我们开发了一个工具,让人类和小冰一起创作诗集,目前已经创作出200多首。小冰还可以独立完成一部有声读物,创作的周期短、质量好、成本低。”
“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很多我们过去无法想象的创新即将变为现实。”沈向洋说。
行业变革
产学研各界围绕人工智能全面攻关
报道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革新,镜头能捕捉的数据信息加速扩围。2016年起,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始研究“中文唇语识别”并取得初步成果:可以提取视频图像中人物连续的口型变化特征,通过识别系统计算出自然语言语句,并同步显现文字。
阿里云“ET城市大脑”,应用于城市治理、实时交通感知等,为市民节省10%出行时间,为应急车辆压缩通行时间50%;百度DuerOS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实现影音娱乐、信息查询、生活服务等10大类目100多项功能操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说,以企业为主体,当前中国产学研各界围绕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进行全面攻关,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无人驾驶等应用技术进展迅速,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家居等领域形成大量特色鲜明的应用案例。
“对人类来讲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对计算机来说是容易的,这一类工作肯定会不断被机器代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说。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给世界各个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人与机器应该用语音、视频、图像等进行更自然的交流。”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说。
科技大佬说
阿里巴巴马云:“技术并没有威胁到人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威胁论甚嚣尘上,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性失业让人们惴惴不安。针对社会的担忧,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作为企业家代表表示,与其担心,不如担当。“与其担心技术夺走就业,不如拥抱技术,共同解决新的问题。”
他认为,技术并没有威胁到人类,反而让人更有尊严、更有创造力、更有价值。机器将人们从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时间投入更有价值的事业。“曾经我们把人变成机器,现在我们要让机器变成人。人类要有自信,相信我们可以控制机器。”
反观机器,机器没有信仰,也没有人类珍贵的灵魂。
百度李彦宏: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的新动能
本届大会上,百度公司“掌门人”李彦宏告诉与会者:“新的成长动力表现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包括算法、算力以及数据”。在他看来,这三个动力现在都在快速成长,“因此我非常乐观,未来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主要推动力会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又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苹果库克:我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表示,他不担心机器会像人一样思考,相反,他更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因此“我们必须要为技术注入人性”。
库克说道,“人工智能帮助人们实现在教育、医疗和辅助功能方面的突破,如果能将人工智能注入人的理念,帮助人们工作,我相信我们能创造更好的未来。”库克说,“很多人都在讨论人工智能的负面影响,但我并不担心机器人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因此我们必须为技术注入人性。”
深度分析
人工智能立法应以“安全可控”为方向
亚太人工智能法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上午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立法总的思路要往“安全可控”的方向发展,这也应是最高指导原则。
刘德良表示,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会有具体的应用,比如在教育、医疗、家政服务、道路交通等领域,涉及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为了达到安全可控,应该首先在行业内出台标准。也就是人工智能产品在上市和投入市场使用之前,必须符合一些法定的标准,但是“标准的空缺”应该弥补。而同样的,不同的领域所涉及的安全标准也不一样。所以在产业发展时,对人工智能的安全标准要有强制性的规定,只有符合这个标准才能让其上市和投入使用。这是保障其“安全可控”的基本要点。
再来,人工智能最主要的问题是其“算法”。可能存在其“算法”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所篡改,造成不良的影响。此外,还涉及到人工智能是否符合伦理道德要求。因此,刘德良认为,为了保障人工智能的安全可控,除了标准以外,可能要对其具体的“算法”设立专家审查评估委员会。这一委员会可能包括技术专家、网络安全专家、管理专家等,对其算法和管理方面进行审查,使得人工智能在“可控范围”内。
此外,即便过了上述“两关”,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人工智能对人造成损害的情况,发生风险的时候,除非是人为因素,是人的过错造成的,别的情况可以通过保险责任分担风险。这样一来既鼓励了创新,又减少了损失。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