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的关键:资源的互联和管理
2014-08-11 中国教育网络 王左利
在6月13日在东南大学召开的“2014智慧校园管理与建设暨高校信息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马悦阐述了华为对智慧校园的理解,他表示,“智慧校园”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智慧校园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了信息化整合,能够实现:创新的网络教学和科研机制、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
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华为认为关键问题是资源的互联和管理。”马悦表示,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教育资源最重要的载体,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汇聚共享、建设与应用的衔接,利用云计算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实现集约共享,推动资源建设与使用良性互动。华为提供云计算、数据中心、敏捷网络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教育机构实现资源的互联与共享。
华为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继承了云数据中心弹性扩展、按需分配、资源服务独立硬件物理位置、网络自由开放、移动互联及安全可靠的特点,使学习不再被动,课堂不再固定,有效培养创新和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让随时随地随需的教育与学成为了可能。对学校来说,云计算实现了教育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敏捷网络使得网络提供自由开放并易于运维管理的环境,降低了高校运营成本,提高业务和科研创新能力。华为的“智慧互联校园”教育解决方案分为三部分:互动共享、面向未来的IT基础架构和平安校园三部分。互动共享,包括远程教学、远程办公和融合会议等,有效地支撑了师生进行互动学习、校校之间知识共享;面向未来的IT基础架构,即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敏捷网络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以及高性能计算、桌面云、数字图书馆等教学应用云,为校园的科研和教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IT基础;创新融合的智能平安校园:由eLTE视讯监控、校园监控等组成的强大校园安防平台,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东南大学刚刚采用了华为的解决方案升级了其校园网。东南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金志军表示:“教育信息化建设,除了高校本身有一些在科研方面的成果和应用以外,期望更多地与追求领先、具有卓越技术的企业和研究单位展开合作,不断地吸纳先进的技术。”
对于教育信息化,华为有着深刻的思考。马悦表示:“第一,教育梦是中国梦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信息化能够帮助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打造一个高效灵活平等的教育平台;第二,信息化的建设对于教育现代化的影响体现在教育模式的变革、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途径的变革和精准的教育管理的变革以及教育全社会共同参与这几方面的变革;第三,华为提供的ICT解决方案,一直在教育信息化方面重点进行投入;第四,在教育行业,华为提供了从区域到教室,从学校到个人的多层次的ICT解决方案,包括高等教育,也包括基础教育以及资源共享平台——云数据中心。”
马悦表示,今天的ICT已经由过去以提高效率支撑系统向价值创造的生产系统转变和连接,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之后的新的生产要素,人与人更紧密地联系,获取更好的知识教育,更高带宽的连接使得天涯若比邻,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全连接的世界。
IT界技术发展极快,IT界企业面临着一个极具挑战的环境,如何保持技术的领先?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胡忠华也表示,首先,华为的创新始终是围绕着客户需求进行的理念;第二,除了具体的产品线研发团队外,华为专门有一个面向未来的创新实验室“2012实验室”,有近万名科学家,旨在于研究华为如何直面数字洪水的大潮,属于前瞻性的科学研究;第三,华为坚持平台化策略,尽量做到产品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一致,从而有利于平台产品的版本维护和平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