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对象,武汉大学一直都持续推进校园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应用和教学实践。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演进以及校园应用的发展,武汉大学校园系统建设在以往建设过程当中,形成了设备类型多样化,数据结构多样化,校园应用多元化的局面。武汉大学如何整合现有资源,打通原有各个烟囱式分支系统的瓶颈,同时有效地控制采购和运维成本是武汉大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随着云计算的兴起和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校园系统应用能够在基于云的平台下实现多类校园应用的资源共享,多类校园设备的资源整合以及多种数据结构统一管理,为校园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按需分配、应用的快速上线、多系统数据的互通共享以及运维管理的高效快捷创造了可能。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逐步实现校园系统云化建设是武汉大学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武汉大学原有传统的系统架构下,系统需提前为校园应用划分好开展业务需要使用的存储资源空间,该存储空间只供划分时指定的校园应用使用,属于独占空间,即使被划分的空间使用率很低,空闲的空间也无法供其他应用使用,而在新构建的面向云的系统架构下,要求存储资源可灵活分配,按需获取。
在与国内外众多存储厂商的技术专家交流之后,武汉大学发现华为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与自身的信息化未来建设目标高度吻合。华为OceanStor存储在面向云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支持,采用创新的RAID2.0+硬盘虚拟化技术,将不同类型的硬盘(SSD盘/SAS/NL-SAS盘)统一切割并组建成虚拟化资源池,当上层应用需要使用存储资源时,通过Capacity-on-write来进行写时空间分配,再使用Direct-on-time技术进行读写,实现存储资源对多种校园应用的按需获取。在初期部署的存储资源达到上限后,存储资源池还支持动态的扩容,不会对在线运行的业务产生影响,灵活的扩展能力也有效解决了武汉大学系统云化建设初期规划时对未来校园业务增长的不确定性。
另外,在武汉大学选课和报名系统的应用场景当中,数万名学生在一周时间内会集中进行系统登录,课程选择,信息备注等操作,集中爆发的数据访问会大量占用系统的资源,如果不在此时段通过智能服务质量控制软件将系统的优质资源优先分配给选课系统,那么极有可能在高中低优先级的多个应用同时占用系统资源,导致资源紧张,学生在登陆选课系统就会出现卡顿、登陆不上,甚至系统崩溃的情况,对学校教务工作开展以及校园系统体验带来较大影响。针对此种情况,目前武汉大学与华为存储合作的云平台所支撑的选课系统可根据校园应用的重要程度自动分配带宽、CPU、Cache等系统资源,从而在高峰期动态保障校园关键业务的平滑运行,通过智能服务质量控制来保障选课、备课、教务分配管理的的正常开展。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