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慕课”开始进入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领域,虽然势头没有其他领域那样凶猛,但也可以说迅速兴起,在一些名校的示范影响下,各地院校也紧随其后。然而,其发展状况也和“慕课”在美国的发展趋势相类似,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由热趋冷。各种教学改革探索都是积极、有益的,成功的经验和探索的教训都是宝贵的积累。作为多年从事思政课教学、研究的教师,笔者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思政课改革和“慕课”教学形式的关系进行客观的理论探究。
一、“慕课”教学形式是否符合思政课的性质和特点
“慕课”的兴起与课程的性质有内在联系,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些课程中具有良好的成长基础。这类课程的特点是:(1)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如自然科学的课程;(2)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课程,如文学、社会学等课程;(3)由明星教师执教的课程;(4)学生以接受纯知识性内容为主,考核标准易掌握、程序简单、通过率高的课程。
思政课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性质的体现,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是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特有的课程。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史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为主体内容,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对话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思政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必须有相应的教学形式与之配套,以实现课程性质、特点和形式的一致性。认为一种教学形式一贴上“现代化”标签,就具有“普适性”,适用于任何性质的课程,或者认为谁不搞“慕课”,谁就不具有现代观念,谁就跟不上时代潮流,这是不从思政课性质和特点出发,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和研究,带有“跟风”嫌疑的看法。
关于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有不少学者认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主要围绕着两种教学模式展开:一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二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历程中,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其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教师的“教法”,即“教什么”“如何教”等。长期以来,我们在研究“如何教”的同时,较少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借鉴教育技术学的WebQuest、NTeQ和PBL等模式,一些思政课教师开始尝试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对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做出以上的描述是不客观、不全面的,有明显的简单化倾向。把“教”和“学”对立起来作为教学改革的两种教学模式并不符合教学改革本身的内涵。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参与的活动,教学方法改革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对“教法”的研究和改革,实际上是和对“学法”的研究和改革联系在一起的,“教法”的改革和变化,一定会带来“学法”的改革和变化,否则“教法”的改革就没有实际意义和效果。比如,上海大学思政课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是“教法”的改革,也内含着学生“学法”的改革,用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理论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具有主动性、积极性,这就是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体现。这种“教法”和“学法”相统一的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被评为2014年国家教学改革优秀成果二等奖。思政课改革从来就是“教”和“学”成为一体的,现在简单地把教学改革划分为以教师的“教”为主,或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两种教学模式,并与“慕课”这一教学形式联系在一起,这不是真正对问题实事求是的研究。
在“慕课”改革的热潮中,教学行政主管部门的认识比较清醒,始终保持科学、冷静、务实的态度,对思政课的“慕课”改革既允许进行探索,又不“一刀切”积极推广,而是让实践来作出检验,在实践基础上再作出判断。这是在深刻把握思政课性质和特点的前提下,实事求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正确态度。
二、“慕课”形式是否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
研究“慕课”教学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文章中,有一个共同特点是论述“慕课”教学形式对思政课带来的挑战和冲击。一是现代教育技术对思政课教学观念和定位的冲击,即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二是教学的现代形式中“微课程”“翻转课堂”等对思政课教学形式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即教学模式的转向;三是给教师队伍建设带来的严峻挑战,即队伍建设目标是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还是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助教教师“三位一体”的专业化团队。这些研究有力推动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进一步引发了对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的深层思考。但是,对于“慕课”改革与思政课性质、特征、内容关系的研究则很少涉及,特别是对“慕课”改革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各方面的制约因素,以及如何解决、是否有条件解决等问题的研究更是基本上处于“无语”状态。因此,“慕课”改革要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可,要做的研究和事情还有很多。
最基本的,是要对“慕课”“课堂转型”与思政课的性质、特征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慕课”改革的形式与思政课性质、特征、内容不一致,就一定会与思政课的教学规律发生直接冲突。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必须遵循思政课教学的自身规律: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尽可能多地面对面与学生接触、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这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普遍规律,思政课提高教学有效性也必须遵循这条规律。“慕课”这一教学形式与思政课的教学规律却背道而驰,关键在于减少、甚至割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接触这一根本环节。
有学者认为,“慕课”教学改革形式最大的特点是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但我认为同时还要看到另一面,“慕课”教学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树起了一道现代化的天然屏障,教师上课不再面对学生,而是面对镜头,学生听课不再面对教师,而是观看屏幕,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接触和沟通没有了,互动和交流只能通过现代化手段间接实现,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和接触变为以机器和视频为媒介。这是思政课教学和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的大忌。现代化手段把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的情感交流这一思政课教学的优势和特征消解了。
也有学者认为教师可以凭借“慕课”强大的技术优势,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疑点,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通过问题层次细化及问题逻辑关联,以“微课程”为教学单元,建立“微课程”教学的问题体系,从而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实现教与学的关系重构。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微课程”与“慕课”并没有必然联系,并不是只有“慕课”才能采用“微课程”。在“微课程”中体现问题逻辑的思想,完全可以在各种教学形式中运用,“微课程”中涉及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可以独立于“慕课”形式。思政课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是思政课本身长期实践、并已经取得成效的探索成果,并不是只有在“慕课”教学形式下才能做到。
三、“慕课”形式是否有利于实现思政课教学改革目标
思政课改革的基本目标有两个:一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切实满足学生对理论的需求,使教学内容能够真正入脑入心,学生终身受益;二是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思政课教学要求和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师队伍。教学效果和队伍建设这两个目标是衡量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基本导向,教学效果和队伍建设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教学改革如果偏离了这两个目标,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改革。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慕课”改革并不能实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首先,从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来看,“慕课”形式的改革并不符合思政课教学规律。“慕课”改革形式最大的特点是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以替代教师和学生直接的面对面教学接触,这种方式对所有课程来说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对以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基本功能的思政课来说,更是放弃了原来教学模式的优势,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慕课”把在课堂上相对可控的教学过程,变为基本不可控的网络教学过程,尽管“慕课”也可以通过作业、提问、交流、互动等形式来弥补网络教学的缺陷,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网络教学天然的缺陷。教学过程基本不可控,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直接交流、互动,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上课,教学的规范性、神圣感没有了,有些学生调侃说,我可以在上厕所时看视频上课。在历史中形成的教学方式总有它的优势和不足,不能一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就都是不好的,都要成为批评和否定的对象,一说现代的教学模式就一定是先进的。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传统模式中有精华,现代形式里有忽悠。符合思政课教学规律的方式才是好的教学方式,反之,就不应该推广,而应该抛弃。
其次,从加强思政课队伍建设来看,“慕课”这一形式带来的结果只会起到削弱作用,基本没有促进作用。“慕课”教学形式下,思政课的教学只是由少数“明星”教师担任主讲,其他的教师(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都成为主讲教师的助手。这不仅对主讲教师来说会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麻烦,更不利于其他教师的正常发展和成长。主讲的“明星”教师时间长了也就不明星了,或者明星效应呈递减趋势,而其他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的消退呈递增趋势,这种状况的持续,影响的将是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动力和队伍整体建设。复旦大学徐蓉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认为:“就消极影响而言,一是从参与授课的思政课教师的规模来看,尽管能实现众多高校的参与,但相对于各高校现有的师资力量,授课教师还只是其中的少数人群,其所引发的直接问题可能是阻碍未参与授课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这就不利于思政课潜在优质师资的培育,也会阻碍一些教师的未来成长;二是在线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也可能破坏学习的循序渐进性,片断化的学习容易在认知的获得与信仰的形成之间形成某种障碍。”教学是一项整体性工作,需要教师有包括讲课、提问、辅导、交流、互动、沟通、了解学生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些都需要在教学实践的完整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如果一部分教师只是讲课,一部分教师只是当助手,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教师的片面和畸形发展,导致教师整体能力下降。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完整的教学经历,这肯定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一定不符合思政课发展的客观要求。由此造成的对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的不利影响将是根本性的。
再次,从思政课教师教学投入来看,“慕课”这一教学形式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投入的变化。因为对不同教师的具体要求不同,教师的投入也一定会不同,有的教师在讲课方面投入比较多,有的教师在教学辅助方面投入比较多。这种对教师本身应有的各种功能的分解,将不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也在无形中把教师分为不同的层次,少数人成为主讲教师,多数人成为辅导教师或助教,对教师的整体功能做了人为的不符合规律的分工,将对教师的长期管理和建设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来说,会直接影响其作为教师的正常成长。时间长了,教师的内部结构不合理就会成为“正常现象”。这样的“正常现象”是对教师原生态的破坏,花很长的时间、很大的成本都难以恢复。教学改革的结果不能是培养一大批“助教”,而应该是一大批教学骨干。思政课建设不是靠少数“明星”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一支献身于事业,具有强烈使命感、责任感,按照思政课教学规律、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慕课”改革如果不利于队伍建设这一根本,当然就不能成为思政课改革的理想选择。
还有一个目前没有涉及,但今后必须严肃考虑的问题是“慕课”如何持续运行?“慕课”这一形式靠商业化运行来支撑,具体由网络公司提供硬件设备。公司运行的规律决定了现阶段可以不赢利,但不能持久,赢利是公司运行的必要条件。“慕课”的可持续发展是否也意味着思政课也要走商业化运行的道路。谁来对“慕课”进行持续的投入?是政府,还是学校,或是学生个人?我看无论谁都会有很大的问题。因为这已经不是在理论上讨论教育产业化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要面对课程商业化的运行。
作者简介:顾钰民,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