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作者来稿
教学论文: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梦想开始的地方
2011-03-18  中国教育网  

字体大小:

  推荐连接:“四大实招”——教师素质提升的“助推器”

  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孩子的心中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对这个五彩的世界,他们有着太多太多梦幻般美好的期待。而语文,似乎生来就是为放飞孩子们的多彩梦而存在的。孩子们在追“梦”中,原有的灵性得以迸发,潜具的悟性得以唤醒,与此同时,他们对祖国语言、民族感情也开始了美好的体验。那么,怎样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梦想开始的地方呢?

  一、创设“梦”的情境

  教师倾心营造和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情境,利于孩子的自主体验、想象放飞、个性张扬,能诱发和促使“梦”的发生。毫无疑问,儿童与阅读的文本间存在着必然的或大或小的审美距离,只有当儿童与文本间产生了某种撞击,文本才会展现出无限丰富的意义,儿童也才会从中获得满足。而情境,正是二者联系的纽带。

  情境召唤着“梦”,就像种子发芽离不开阳光雨露一样,儿童“梦”的生成也需要一定的外部催化。例如在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可以让学生表演其故事情节,使学生对全诗加深理解,学生们用他们的动作、神态、表情演绎了一段鲜活的故事,也是在表明自己对这首诗的诠释,一举一动皆是创造,一颦一笑皆蕴感情,跨越了遥远的时空界限,真正做到了读者与诗人的心灵沟通。学生学得开心、轻松、,不知不觉中创造性想像得到了发展。

  二、放飞“梦”的翅膀

  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束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走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放飞梦想。语文的世界是广豪的,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任你穿越时空,倾心对话。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彻底打破“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观念,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自己说话”。如《月光曲》一课,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用心去感觉,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曲子,学生很快进入了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境界。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情趣高涨,各抒已见。有的说,看到调皮的孩子;有的说,看到了涨潮。还要组织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们在相互的碰撞中得到视野的拓展。

  最后,要让儿童回归远离了的生活世界。实际上就是要把学生从课程领入社会和实践之中。方面可以拓展课程时空,使学习不再仅仅指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它打开了学生的视野,穿越时间的遂道,把过去、现在、未来的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阅读它跨越地城的界碑,让学生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命的崇高,使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教师先让学生调查周围的生活环境,搜集相关的资料,先让学生从他看到和听到的具体情况说起,人类随意的乱扔垃圾乱排废气、乱砍乱伐、使地球资源受到破环,人类自身也受到了自然的报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沙化日益严重,沙尘暴遮天蔽口……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保护环境的地方,则大自然重新还给人类一个优美的山河。所有这些都能让学生反省自身,明白人类在为自身利益有所行动叶,看一看是否威胁到了其他的生命。学生会更加懂得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为了高高托举孩子们的“多彩梦”,就让语文课成为孩子想开始的地方吧!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阿县陈集联校 朱国林 周丽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017年高考各科考试大纲出炉 语文高考必考小说和传记
· 12位名人遭“咬嚼” 语文“过关”者寥寥
· 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工具书取得新成果
· 课堂上只顾灌输思想? 语文教育不能得分丢"人"
· 复兴语文,难在哪里?中学语文的尴尬和困惑
· 全国教育专家:中小学语文教学要“课堂减负”
· “语文”回大学必修课堂 师资教材问题待解决
· 新编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9月1日全国投入使用
· 聚焦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改革三大看点
· 教育部要求义务教育语文、历史等科目教学必须使用规定教材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