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实施首先要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这是新课程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观念问题导致的。由于观念的不正确,不到位,使得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高中政治课教学在观念和实践方面应当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一、知识目标定位理念的转变:由一步到位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渐近式提升的知识学习要求。
高中政治新课程,每学期上一门课,教材的内容与原来上一学年的内容差不多,这就明显地存在一个时间紧张的问题了,许多老师感觉时间不够用。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是教师们反映中最突出的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新课程的整体把握还不到位。
浙江实施的高中政治新课程,《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为必修内容,《国家与国际组织》是文科班必选内容,其它都是任意选修内容。根据教学安排必修与必选内容都在高二完成新知识的教学任务。也就是说,学生将有一个学年有复习时间。如何分配好新课学习内容和复习课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有一个教学的整体观。
推荐阅读>>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绪
推荐阅读>>今天,我们如何当教师?
推荐阅读>>教育博客:好校长的十二条军规
推荐阅读>>刘尧博文:大学校长要职业化 更多博文>>教育博客
在目前的教学中,第一轮新课程教学不需要每一个知识点都按照高考要求一步落实到位,时间不允许,学生知识基础也难以达到,有许多扩展、加深的内容都应当放到复习课时再来深化。第一轮学习时,只需要学生把基本的知识、概念弄明白,有基本的学科体验就可以了。
如讲“神奇的货币”这一块内容时,只需要把商品的概念、属性;货币的含义、本质,职能;纸币的产生、发行、常用信用工具等基本问题讲清楚就可以了,对于商品基本属性的关系,商品交换的意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和对策等拓展性的深化性的内容,应当放到复习课中再去分析。到了复习课时,学生有了国家职能和哲学的相关知识,理解这些难点相对会容易得多。
从浙江新课程实施方案看,我们应当有的教学基本思路是:
新课阶段:体验生活--提炼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初步地理性地认识生活
复习阶段:复习基本知识--深入分析知识内存逻辑--构建知识体系--深刻认识和理解生活--形成世界观
如果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这二个阶段的不同任务,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那么我们的新课程教学就会比较“顺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