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继续教育 > 海外成人教育
世界成人教育趋势
2002-02-28    

字体大小:

终身化

  21世纪国际竞争焦点将是人才资源,而决定人才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在于教育。因此,教育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产业。在工业时代,教育一般是指全日制学校教育,人们接受教育的时间也相应集中在大学毕业之前。拥有大学毕业学历的丛业人员通常可以凭已有的知识在专业岗位上持续工作到退休,而较少遇到来自知识更新和科技进步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和学习进程正日益向终身化方向发展。

  当前人类科学知识是每3—5年增加一倍,全世界的学科门类已达2000多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空前加快。在发达国家,由于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人们的工作变动也越来越频繁,因而需要经常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和学习的终身化正是对上述时代特征的直接回应。对个人而言,学校毕业将仅仅意味着全日制学习阶段的终结,就业之后仍将需要终身不断地接受教育和培训。

  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形成一种重要的国际教育思潮,是60年代开始的。终身教育,它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指的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在时间上包括从婴幼儿、青少年、中年到老年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训练的连续过程,在空间上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一切可利用的教育场所和方式。教育活动被认为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教育部门都结合在一个统一和互相衔接的制度中。这个体系并不排斥学校教育,而是把它包括在其中,成人教育也是它的组成部分。

  终身教育从时间上来说,突破了学龄时期和工作时期的界限,一个人随时都需要和可能受教育,目前国外许多高等学校均已取消了年龄的限制,而向所有年龄的人敞开求学大门;从空间上来看,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框,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开放大学,以至车厢大学、旅行大学,都成为适宜的学习形式。

社会化

  成人教育受到各国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不仅政府与企业直接举办各种成人教育,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及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举办成人教育。

  美国的大企业家认识到传统的高等院校开展的职工教育并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因为一者课程更新迟缓,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及时在企业中推广应用;二者教学组织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年龄较大学生的半脱产学习。因此,美国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兴办高等教育,如:建立常设的训练中心,开展短期职工教育;举办授予副学士或学士学位的高等院校;举办研究生院,有权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

  日本企业内职工教育比较发达,而今,许多企业打破局限于企业内办学培养人才的框框,加强同企业外公共机构的协作或委托外部专门机构,研究单位、大学、职业学校办学日趋活跃。日本今天已是世界经济大国,为了保持经济领先地位,需要大批头脑敏锐、有决断、有魄力的企业家掌握日本的国际商务和工业命脉,为此,大和证券、东京海上保险等十多个大企业共同集资在东京开办了“企业家大学”。为使中小企业的领导与经营者掌握经营管理技术,日本中小企业振兴事业团协助在东京等地建立了“中小企业大学校”,举办各种短期和长期讲座。

多样化

  世界各国成人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包括现场培训、学校培训、函授教育、电教培训或网络教育等。

  业余培训,可以更多地照顾到职工的个人特点,学习内容针对性强,时间灵活,自主选择性好;脱产培训,可以集中时间进行系统教学,有完整、周密的教学计划,有专门教师、教授,有班集体利于互助互利;在职自我研修,经主管领导批准,可以在适当时候得以进修,原则上三年内有20到30天脱产进修时间,进修地国内外都有;工厂培训,有生产技术培训班、专门任务班及先进工作法学习班等;再培训,即在职期间再次组织培训。

  世界发达国家成人教育已普遍采用现代化手段,它主要包括现代化视听设备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两大类。广播、电视、电影、录像、通讯卫星、计算机以及电化、自动化模拟教学实验与实习设备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等都已被广泛应用,其优点是有助于提高学员学习的兴趣并改善了教师备课、教课、考核的效果,促使学员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为成人教育的个性化,即课程、进度、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以及成人自修成才提供了条件。采用学分制,能使成人学员边工作、边学习,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选修课程,学满学分即可取得相应的证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技术正在从许多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和 工作。欧盟国家在1997年便已有1200万人次通过网络获得职业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集中职业培训模式。而今,我国也正在逐步地开展这一新型的教育方式,为我国的成人教育开僻出一个新的天地。

高移化

  成人教育培训学历层次呈现高移的趋势,这是现代科技在生产中普遍被采用必然需要受过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反映,而中等教育的普及与高校毕业生生源的增加也是这种趋向的一个推动力量。

  美国高度重视具备大学学历的职工进修提高的继续教育。美国有上万个各种类型的大学后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其经费、师资、房产、设备等都得到政府与企业的支持与赞助。美国创建的由四十多所著名大学联合组办的国家技术大学是其实施高层次继续工程教育的远距离大学,它面向社会,利用卫星进行硕士研究生教育和短期课程继续教育。数百个教学点分布在大型企业、研究机关和重要国防工业基地,同时在欧洲等地也设有教学点。

  法国建立了高级技术员研究培训合同制度,面向中小企业,以技术员为培训对象,企业结合采用的新技术聘请高级技术人员到技术中心协助企业培训在职技术员。采取合同制,政府提供补贴。该制度的实施既培养了一大批高新科技优秀人才,又有力地加速了高新科技的商品化与产业化。

  目前,不少国家已设立了自学学位制度,这对于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和缓解普通大学入学压力以及实施终身教育体制将起到重要作用。北欧一些国家都颁布法令,设立了自学学士学位,规定了申请学位的资格、考试过程和学位管理等项内容。

  为使企业内的大学教育趋向正规化,许多国家对完成企业高等教育的员工授以相应的学位及证书。在美国除了一些企业大学或学院能授予学士学位外,著名的兰德公司和IBM公司甚至能授予哲学博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博士。企业学院或大学的学位标准同传统学院或大学的学位标准一样,也通过政府教育机构的鉴定。

国际化

  国际合作办成人教育在一些国家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新加坡在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推行机械化、自动化、电脑化期间,为了培养相应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进行了广泛的国际教育合作。它与荷兰菲利浦公司合办新加坡训练中心培养机械加工工人;与日本合作创办日本新加坡软件工艺学院、技术学院;与法法国合办新加坡电子工程学院;与德国合办新加坡生产工程学院和机器人作业训练中心等。这些国际合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国际合作办成人教育其教育的资金投入一般只是自办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培养的人才适应能力较为广阔,合作方可发挥各自的优势,后进国可引进先进国的教育资源,在合作中并能不断地补充与更新教育资源。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双方的合作,与接受外国一次性的捐助相比,它有更长期的效益。

法制化

  成人教育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与行政制度,许多国家都是用法律条款来控制、监督与调节。成人教育不但在许多国家立法,而且还建立了一系列的配套法规。

  美国1982年制定了《职业训练合作法案》;法国1984年重新制定了《职业继续教育法》;日本1990年制定了《完善振兴终生学习政策执行体制的法律》、1958年的《职业训练法》和1951年的《产业教育振兴法》;英国1973年的《就业与训练法》、1967年的《农业教育法》;前苏联也于1977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领导干部和专门人员进修系统的决定》。

  世界成人教育立法的特点是:成人教育立法归属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部委的共同职责;在保证成人教育基本方针的前提下,普遍将成人教育的决策权和管理权下放到地方,趋向成人教育管理地方化;成人教育的工作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是同步,并日趋完善;成人教育立法条款中,日益增加并明确对经费的来源与专项拨款的规定;普遍关注失业者、贫困者等处境不利群体的特殊需求。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K12play快乐教育世界董事长王相东专访
· 英国大学成人教育模式的演变及现状
· 21世纪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刍议
· 入世后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对策
· 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交叉关系
· 中国成人教育:展望与选择
· 台湾地区成人教育发展趋势
· 西欧诸国与我国成人教育的比较、思考
· 关于我国成人教育立法的思考
· 美国的成人教育情况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