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体会议于2008年9月20-21日在合肥工业大学召开,会议由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承办。来自国内21所高校的教指委主任、副主任、委员和相关单位的40位专家,部分高校教务处处长,安徽省地震局、华东冶金地勘局,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同志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①邀请国外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教育专家交流国外地学教育的现状和体会,开展广泛的(国际间)地学教育和教学法的研讨; ②邀请用人单位代表对当今地学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模式提出反馈意见,实现地学人才"供与需"的互动交流;③邀请学生代表谈科学性学习的体会,以及对老师教学方法的需求,开展高等教育"教与学"互动的研讨。
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徐枞巍教授到会并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安徽省地震局姚大全副局长就汶川大地震对地球科学教育和地学人才的需求发表了重要讲话;华东冶金地勘局于光陵副局长就当今地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要求等方面提出诚恳的建议。
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国伟院士就"把握时代脉搏,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做了中心发言。他指出,我国高等教育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现正面临着提高教育质量,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重要时期。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按照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与安排,努力做好工作。他就这次会议主题,做了以下几点说明:
1.我国地学高等教育面临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地学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在资源、能源、环境、防灾减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当代地学发展变化的需要。地学是一门系统科学,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地学新观念、新理论的孕育和地学新知识体系与新方法等的研究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地学教育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国家与地学发展的需求。
2.创新能力是指人们面对社会和自然的新发现与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高校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与课题。培养21世纪的适应国际地球科学发展新趋势和国家与人类社会发展新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地学高等院校的重要历史任务,也是地学高等院校在新世纪求得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正确认识新世纪人类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和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地学人才的培育模式,提高人材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任。教指委有责任、有义务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发展。
3.地球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实践教学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来说,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与重要环节。如何从实践教学中引导、培养学生从客观实体的直觉观察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并能够综合分析,从而引发兴趣与思维能动,培养从实际出发地学习知识技能,形成地学思维与创新动力,这是十分重要的。
4.教学与科研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但又有区别与矛盾,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教学改革与教师本身都是至关重要的,对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搞好学科建设,加快学校的发展无疑都具重要的意义。
5.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化教学改革。应该致力于建立一种基于师生共同主动参与的、互动的、研究与探索性的、良好的学习模式,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理性的,又有感性的;既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发展,只有师生共同配合,实现师生真正的互动,才能教-学相长,真正达到培养人的目的。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探索。
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教授做了题为"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的重要发言。他指出,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当前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是提高质量;教育部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促进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识教育"是研究型大学对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我国部分重点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南京大学的做法是系统和深化大理科、大文科模式,适合南京大学学科特点的通识教育模式,建立通识教育与个性化专业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陈校长说,推进通识教育是"重构"本科教学体系,是整体的变革,而非局部的调整,它将"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
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金振民院士介绍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改革情况,并提出我国地球科学课程改革的借鉴和启示。明尼苏达大学课程改革基本特色是:以全球板块构造理论为新思维;以地球动力学过程为主线来构建课程改革的框架;以动态思维方式讲授现代地球科学知识和研究思路来代替传统静态方式讲授传统地质基本内容;把课堂授课、实验活动和计算机理论模拟有机结合起来。金振民院士通过明尼苏达大学新、旧课程体系的对比认为: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授。 教授们要改变观念,课程改革既要面向社会需求,又要面向地球科学前缘发展。要走出传统学科孤立授课的僵死局面和误区,要消除狭义学科的偏见和界线,提倡交叉思维和"群体教学"的良好合作风气,使得课程改革起点高,着眼点远,课程体系紧密衔接。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姜大志教授就美国、加拿大本科地质学教育做了重要发言。他根据自己10多年来在美国、加拿大多所大学的学习和教学经历,详细介绍了美国、加拿大大学的类型,大学的行政管理结构、学科课程设置,并对比了与国内同类大学的区别,尤其对构造地质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野外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教学环节做了重点介绍,引起了与会委员和代表极大的兴趣。
成都理工大学刘家铎校长关于"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的发言,就目前用户的多元化,知识的复杂化,技能的实用化,办学经费与实践教学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地矿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地矿类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等在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刘代志教授就"军事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做了重要发言。地球物理方法是人类探索地球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先进技术方法的科学理论,同样可以被利用在军事领域,为军事科学的发展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为培养一代新型的军事人才服务。高等学校责无旁贷。
西北大学华洪教授做了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培训的探索与实践"的重要发言。他认为研究型大学为本科生提供了科研和创新活动的机会,学生参与程度较高,很多大学还把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作为完整的本科教育的一部分, 通过培养体系进行要求和规定。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推行研究型、交互式的授课模式;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过程中,积极将教师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以科研促进教学,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并及时将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吸收到教学中;实行导师制,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通过一系列措施,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授课模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根厚教授做了"地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的重要报告,提出了"多层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措施。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本-硕衔接连续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国际化、研究型地学人才。课程设置立足于:坚实的地质学基本理论、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科研能力和外语表达能力;满足日益提高的地学科研与教学要求;高素质、专门人才。针对地质类非地质学专业开设的"综合地质学"课程,强调地质学的认识性、实践性和方法性,将传统的矿物学、岩石学、地史学和构造地质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并强调对地质现象的认识和观察。
西北大学常江副研究员就"本科生-研究生贯通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做了重要发言。他认为本科生-研究生贯通培养是一种"精英型"教育模式,这种贯通培养的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大众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的培养过程把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相对割裂,而是使两阶段教育相互衔接,相辅相承。本科生-研究生贯通培养的连接纽带是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本科阶段:学好基础课,夯实理论基础;参加科研项目,有意识地开展科研训练,使其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强化其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在研究生阶段很快能够适应角色的转变。硕士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稳定研究方向,着重培养其独立进行野外和室内创新性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博士阶段: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发挥整个学科群的指导作用,把培养重点放在学生的创新能力上,使其能在学科前沿取得突破。
吉林大学叶茂教授就"创新型地学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做了重要发言。认为地学实践能力是地学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实践教育必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研究型教育更应侧重科学思维和创造发现的训练,在系统组织实践教学的同时,要因人而异地创造有利于个性化和优势化发展的培养环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并建立"立交桥"式教学体系
学生代表杜君艳同学就"科学性学习的体会和思考"做了发言。她谈到,大学具有自主学习的环境和空间,要转变高中时的"被动学习"为大学里的"主动学习",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新颖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内容和知识,以及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科学性学习更需要老师科学的、巧妙的引导,让学生有多动手、多动脑的机会。
在主题发言的基础上,全体委员和参会代表还就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社会需求与地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科研对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作用、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等内容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最后,教指委主任委员张国伟院士做了会议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主题鲜明,交流广泛,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