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08年10月10-12日在重庆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以及有关出版社联络员共31人。重庆大学副校长杨丹教授、教务处长唐胜利教授出席了开幕式。杨丹副校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重庆大学8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重庆大学电子电气类学科教学与教改方面的成果。
分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志功教授介绍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以及电气信息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与会代表认真学习了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文件,并就《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手册(2008版)》中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认证补充标准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专业认证对工科专业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性,同时对我国工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工程教育与国际化高等教育接轨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的专业认证标准分课程和专业条件两个方面进行评估,课程设置分数学与自然科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五个不同层次开展,设置合理,可操作性强。补充标准中的课程体系对专业基础课程给予了明确的定位,该内容与本教指委的工作密切相关,应该进一步强化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制定工作,为专业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与会代表还就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了如下修改建议:
(1)在目前的专业认证标准中,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相关的补充标准有两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标准、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后者的专业范围涵盖了前者,将给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带来困惑。建议按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大类专业方向整合。
(2)在补充标准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中,"网络与通信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工程制图"被列为专业基础课程,这与目前国外大学相关EE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国内很多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不一致,建议不要将这三门课程明确列入专业基础课程中。专业基础课程的最少课时也应做相应的调整。
(3)在认证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
与会代表结合专业认证的需要,就本教指委承担的教育部"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制定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就目前专业认证背景下对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专业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适用于电气信息类工程专业认证。会议要求相关的课程制定小组尽快完善各个课程的基本要求,并尽快汇总上报教指委以及教育部相关部门,以适应教学需求和工程认证工作的需要。会议还就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东南大学 孟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