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提高质量、适应国家发展需求、适度超前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合格创新型人才,以及如何做好毕业生工作等任务。我们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按照教育部的有关精神努力做好工作。
一、我国地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我们已经知道,资源、能源、环境、防灾减灾等关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当代地学正在发生着变革。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怎样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而产生了许多地学新观念,并促成了地学新理论的孕育,形成了地学新知识体系与方法。因此,地学高等教育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国家与地学发展的需要,培养新型地学人才。
二、深化教改,提高质量,改革地学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面对社会和自然界进行新发现与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显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因而成为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培养面向21世纪的、适应国际地球科学发展新趋势和国家与人类社会发展新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地学人才,不仅是地学高等院校的重要历史任务,也是地学高等院校在新世纪求得生存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高校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与课题。
因此,正确认识21世纪人类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和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地学人才培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教指委有责任、有义务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希望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各位委员能够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共同探讨我国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三、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众所周知,地球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与重要环节。但事实上,当前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仍处在过去的常规做法与探索阶段,尚未放在应有的高度上,并形成成熟的体系。
目前,地学实践教学改革尚处在室内辅助教学、直观观察与实感验证和技能训练等层面上。应当说,这也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学生将客观实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从而引发研究兴趣与思维能动,培养从实际出发地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能够运用地学的思维方法,产生创新动力。而按一般常规野外实习的做法,认为加强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就等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认识上的误区。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思维、创造欲望、创新理念,以触发灵感与想象力。实际上,思维能动、志趣与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对学生创新理念、创造欲、想象力的培养,无论是野外实践或课堂理论教学都可以进行,而实践教学应更实际生动地发挥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地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定位,将实践教学改革纳入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中,形成实践教学改革与理论教学改革相统一的完善体系,乃是当前地学教学改革需要引起重视的重要方面。
在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探索中,无论室内与野外都一定要形成一种机制与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激发志趣与能动,发挥创造性,克服现在的课堂上、野外实践教学现场中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和听众的旧的教学习惯。
创新的过程需要志趣来维持,教师更大的责任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不同特长,体会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这是创新的原动力。总之,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引导者”,实践教学更应当如此。
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教学与科研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又是有区别和互相矛盾的。实际上,它们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承的。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教学改革与教师本人都至关重要,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搞好学科建设,加快学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只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才能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提高学科的水平以及在国内、国际的学术地位,才能丰富现有学科的内涵,开拓边缘新兴学科,才能造就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才能培养高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及时深入的掌握,也不会产生在学科前沿进行探索的教师队伍与学科领军人物,教师也就沦为教书匠,显然也就不会有旨在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质量。反之,要提高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真正投入和潜心钻研。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何促进教师真正关注教学,虽然涉及当前国家的教育体制、机制与导向等一系列问题,但目前我们的高校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应该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例如,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科研促进教学的一个具体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或指导学生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时,应始终如一地鼓励和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做到教学相长,这不但能够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科研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及时吸收年青人活跃的思想火花,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
五、倡导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深化教学改革
有关教学过程主客体的划分以及彼此之间的辩证关系,一些学者提出过不同的见解和理论。诸如: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等。事实上,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属于实践范畴。教学过程是有组织地集成式的互动认识过程,是基本的、典型的教育活动,因此教学也是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认识则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与认知过程,这本身就是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所以,教学过程也是探索和创新如何培养新人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讲,实践活动又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 (交)换及验证的过程。认识过程是主体对被作用客体信息的接收、加工处理与凝练综合认知概括的过程;教学过程则是主客体能动认知交换过程。所以,需要正确把握师生的主客体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主动的参与者。在当前,我们应该致力于建立一种基于师生共同主动参与的、互动的、研究与探索性的良好学习模式。其中,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等。这是营造“师生互动”,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与方式。这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使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并且改正错误。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应予充分赞许。但在现阶段,我们更需要的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尽教师应尽的责任。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理性的,又有感性的;既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发展。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实现师生真正的互动,才能教学相长,达到真正培养人的目的,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和探索。
近年来,各地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式与机制的探索,实践教学的系统改革,将科学研究实质性地纳入教学,以及改革教学体系、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式,推动师生教学互动等诸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有很多经验与体会,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借鉴,促进校系间的互动,以达到加强、促进与深化教学改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