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10年第6期 > 教学研究
我国工程训练中心的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2010-06-01    清华大学 傅水根 李双寿 武静 李生录

字体大小:

  我国工程训练中心的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清华大学  傅水根 李双寿 武静 李生录

  1997年,以教育部高等教育发展项目--世界银行贷款工程训练中心11所重点高校的项目立项为主要标志,揭开了我国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工程训练中心基地建设的序幕。在世界银行贷款、"211工程"、"985工程"、"质量工程"等一系列国家和省市级项目经费支持下,高校工程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推动了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和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贯彻"工程回归"的理念,以大工程背景为出发点,突破原金工实习体系,既有目标统一的设备配备方案,又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多年来实践教学改革的构想逐步转变为现实,并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闪光点。

  1.工程训练中心的内涵建设

  我国高校工程实践教学领域借助高等教育改革所提供的机遇,经过不懈地改革和探索,在下列八个方面的内涵建设中做出了突出成绩:

  1.1 工程实践教学理念获得重大进展

  1)在实现"工程回归"的认识上,总结长期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新型的工程实践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人员为主力,理工与人文社会学科相贯通,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2)提出了实践的主要内涵:实践是内容最丰厚的教科书;实践是贯彻素质教育最好的课堂;实践是实现创新最重要的源泉;实践是心理自我调理的一剂良药;实践是完成简单到综合、知识到能力、聪明到智慧转化的催化剂。

  3)积极倡导理工与人文社会学科相贯通,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工程类学生加强人文素养培养,而人文社会学科学生加强工程技术素养培养,并使之发展为一种全国性的实践教学改革方向。

  4)通过工程实践教学的天然优势和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群体意识、环保意识、管理意识、法律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社会意识等工程意识。

  5)提出了新型的课程教学目标: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包括工程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由于其实践性、可行性和前瞻性,很快成为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6)创建了以机电工程为主要背景,集工程基础训练、先进技术训练、创新实践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为一体,以模块式选课为基本特征,整体开放、资源共享,服务学校、面向本地、辐射全国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7)理清了知识、思维、实践、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关联作用:只有通过知识的认知作用,思维的能动作用,实践的探究、实现与反馈作用,素质对健康人生的综合保障作用,才能更好地发现和发展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和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1.2 课程建设向高质量和宽范围发展

  1. 体现高质量

  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方面:2004年,清华大学"机械制造实习"课程首次跻身于国家精品课程行列;2005年,天津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2006年,东南大学"机械制造实习"课程和昆明理工大学"工程训练"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山东大学"工程材料"课程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训练"课程和天津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和清华大学又有3门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此外,在全国范围内,还有一批高质量的课程获评省级精品课程。

  2. 体现宽范围

  各高校利用丰厚的优质资源,发展出一批新型的必修、选修和培训课程,例如:"数控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基于Pro/E的CAD/CAM","表面贴装技术","工业系统概论","电子工艺实习","实验室科研探究"等。

  3. 以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课程建设为例

  在1996年中心成立前,共有6门课程:"金属工艺学"(理论课:2门);"工业系统概论"(理论课:1门)、"金工实习"(实践课:2门);"电子工艺实习"(实践课:1门)。中心成立后的13年中,利用逐渐积累的优质教学资源,发展到目前拥有近30门必修、选修和培训课程。中心重点创建了2门国家精品课程:"机械制造实习"和"实验室科研探究";3门市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

  1.3 教材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在全国工程实践教学领域,教材的体系、内涵、数量和质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经过国家级专家组评选,全国工程实践领域仅有5部入选;而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全国同领域入选的教材数量猛增,共有60多部。这足以说明,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省市地方院校,工程实践教学领域教材的整体水平在提高。在教材的发展上,不仅有纸质教材,还有与纸质教材配套的立体化教材,如音像教材和多媒体教材等。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015世界可持续发展年度报告》公布
· 基于组合评价的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研究
· 中瑞可持续发展城市与环境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 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走过十周年
· 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第九次国家讲习班举行
· 路甬祥:中科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调研
· 呼吁: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应进行量化分析
·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已率先开展节能减排行动
· 朱明若:追求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健康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 《自然—可持续发展》期刊首发式在京举行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