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化学类专业相关学科
化学学科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它以数学和物理学为基础,又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学、药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基础和推动作用:化学既是这些学科发展的知识与方法论基础,又决定着这些学科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与此同时,相关学科的发展也为化学的发展提出了问题、提供了机遇、拓展了空间。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的科学。通过数学的学习,不仅可以形成系统、严谨、量化的思维模式,而且培养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的教学对于保证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以及转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化学现象和规律须借助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化学类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学工业中有关的化学、物理过程的原理和规律,解决过程及装置的开发、设计、操作及优化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化学工程以化学为基础,同时又是实现化学基础研究成果实用化、产业化从而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物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生命的起源和发育,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而生命科学与化学科学交叉构成了化学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设计、制备、组成、结构、性质、表征、加工、应用以及防护的科学。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源泉,而材料科学又是化学体现其对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发挥关键和支撑作用的最重要领域之一。
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与调控,以及预防的规律和措施等的科学。化学原理和技术在研究和治理环境污染领域的广泛应用,体现了化学在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能源科学对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化学在分子水平揭示能源转化过程中的本质和规律,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并为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的开发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新材料。
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需要化学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及进一步实现器件小型化的技术和手段;而信息科学的发展对化学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药学主要研究和开发安全有效的药物,保证人类的生存、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化学是药学的基础,药物的结构、生物效应、构效关系、合成原理和合成方法等的研究与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密切相关。
此外,化学还与医学、空间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学等结合,形成了医化学、天体化学、大气化学、海洋化学、地球化学等交叉学科。
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化学主干学科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学习化学工程基础、生物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化学、药物化学等,以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增强适应学科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