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持续开展课程建设,着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课程建设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载体。当前,我们所倡导的许多关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导向,如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都需要通过课程建设这个载体加以引导和实现。上海高校通过长期建设,至今已建设国家精品课程199门,市级精品课程725门,校级精品课程1081门,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各个高校的国家级、市级和校级精品课程体系。
(1)建筑品牌,提升质量
精品课程对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十分关键的。这是因为,一方面高校精品课程的数量反映了该校本科课程整体教学水平的高低,精品课程的学科也反映了该校本科教学的优势和特色;另一方面,精品课程的建设经验对其他课程的建设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能够全面推动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上海市教委加大精品课程宣传力度,在各类教学工作会议上强调精品课程的重要性,交流精品课程建设经验。同时,继续将学校对课程建设的投入数量作为学校申报精品课程数量多少的重要依据,从政策上促进各校不断加大对课程建设的投入力度。由于政策的鲜明导向,一些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如华东理工大学专门设立精品课程教学工作岗位,与重点学科建设岗位同等待遇,极大地调动了高校教师开展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工作热情。
(2)分层建设,培育精品
精品课程应该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高校课程最高教学水平的代表。根据地方高校课程建设水平相对部属高校而言比较低、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教学目标相对不够清晰、建设速度比较缓慢、个别高校对课程建设甚至没有投入的情况,我们通过制定政策,加快推进地方高校课程建设的步伐,加大对地方高校课程建设的统筹和协调,扶植和培育精品课程。自2005年起,启动实施了新一轮“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截止2007年底,共有1081门课程立项列入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名单。通过立项,有效保证了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和建设水准,受到地方高校的欢迎。
(3)鼓励领先,特色取胜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获得精品课程称号既代表教学水平,也是一种荣誉。因此,上海市教委投入专项经费奖励2003年以来的市级精品课程,进一步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同时,要求学校扬长避短,鼓励学校重点建设优势特色课程,避免重复建设。如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反应工程”、同济大学的“钢结构”、东华大学的“机织学”、上海师范大学的“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史”、上海海事大学的“国际航运”等课程都依托各自学校的特色学科,通过进一步重点建设,成功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实现了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教学特色,将教学特色转化为教学强势。
(4)检查指导,持续发展
为了保持市级精品课程的先进水平,促进市级精品课程进一步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上海市教委组织学科专家对市级精品课程开展年度检查,对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考核管理完善等方面进行指导和交流。对建设情况良好的给予表扬、鼓励,对没有达到市级精品课程动态考核标准的,要求其整改,促进了课程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
(5)建设平台,共享资源
课程中心是学校课程建设的虚拟平台,学校通过平台,可以督促课程建设进程、展示课程建设成果、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延伸课堂教学空间,推动课程教学方式改革。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率先建设课程中心,并召开全国高校研讨会,交流工作经验,完善实施方案。2007年,市教委在13所高校立项建设课程中心。目前,已有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大学等一批高校基本建成课程中心,部分课程上网点击率达到100万次以上,有力地促进了高校课程教学的改革。
(6)培训师资,扩大效用
精品课程是点,课程体系是面。我们充分发挥精品课程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一小批精品课程带动一大批课程上水平、上质量,进而实现课程体系质量的全面提高。开展教师培训和研讨是发挥精品课程以点带面的重要工作。2007年以来,市教委以国家精品课程所在单位为承办者,组织召开了多次全市高校教师研讨会,研讨课程涉及计算机、会计、医学等。上海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按照教育部和市教委的要求,依托国家精品课程,已经举办10多批教师培训班,参加培训教师超过3000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