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8年第11期 > 教学研究
“职业规划与领导力发展”课程座谈会内容介绍
2008-11-07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张铭 赵海燕

字体大小:

  2008年5月,借北京大学84级同学返校参加北大110周年校庆、计算机系30周年庆典,并庆祝毕业20周年的机会,我们召开了"职业规划与领导力发展"课程座谈会。

  北京大学既给了我们扎实的理论和技术训练,同时又教给了我们思考的方法。作为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如何在适应社会的同时能够很好地自我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计算机系84级的校友们在职场摸爬滚打20年后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教训,借此机会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这次讲座的意图是要搜集同学们对课程的需求,通过同学们提问来定制和丰富课程内容,使得暑期课更有针对性,同时帮助同学们排解困惑,积极地给学弟学妹指引发展方向。

  学生提问:从个人来讲,在上大学之前和之后我都有自己的一个目标,一个长远的人生目标。例如,前段时间一个CMU身患癌症的教授Pausch Randy 在《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Really Achieving Your Childhood Dreams)的演讲中就讲过自己如何实现自己童年的梦想。关于实现梦想,我想问各位学长,在20年前,你们上大学时有没有想过要做什么事,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而走到今天,你们有没有实现这个目标,或者说还有没有朝着这个目标在走?

  学生提问:以前我们有目标,比如考个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到了北大以后,开始迷惑,现在不知道是出国、保研,还是找工作。因为,以前的目标比较单一,不需要做出抉择。而现在我们很多人都面临选择却不知道如何选择。这是我们目前大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困惑,希望学长们能够为我们解惑。

  刘洪(联想集团外设事业部总经理)

  关于第一个同学的问题,在此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走过的路。其实,在我们毕业时还没有那么多选择,既然学了技术就还是想做一些开发的工作。在我进入联想之初,做的是开发,而后来走了管理这条路。从开发到管理,是一个转折,相对来说开发只变成了工作的一部分。

  我的感觉是,方向具有阶段性,在经历更多的事情以后,想要做的事情会发生变化,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得到锻炼。走过一定阶段,到达某个节点,也能让你看得更清楚一些。我想,如果进行归类的话,会有这么几条路。首先是技术专家,这方面的工作待遇比较好;第二种可能是由技术入手,之后进入管理工作的领域,这是一条成长为管理者的路,会涉及更多的环节;第三条路,在做了前面的一些工作以后,集合各种资源,来创业。对于所有的道路选择,我觉得都是有可能的,人生和工作都是分阶段的,要经历过某一个阶段后,才谈得上下一阶段。

  牛合庆(东方通副总经理)

  在我们毕业时,还没有现在的毕业生面临的压力那么大。那时的环境、工作和人生的选择与现在不同。现在同学们可能有很多困惑是当初我们所没有经历的,比如说毕业生怎么进入社会,如何更仔细的了解社会环境等。

  我的经验是,你需要通过工作来接触并真正融入这个社会,在准备好之后就可能有更好的选择。在进入社会之后,需要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以及将来的目标、自己的发展规划。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社会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现在的时代很好,机会也很多,不管同学们是想去搞研究或者去经商、创业,不要恐惧,在进入社会以后,自然会找到比较好的规划。

  赵为(东南融通副总裁)

  2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今天来跟大家交流,包括讲课这件事,我心里也一直打鼓。一是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差异非常大;二是这20年间中国这个大环境,特别是我们学计算机的人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我觉得在自己创业过程中体会很深的一点,就是一个人的使命感。使命感不一定是附着在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上,但是进了北大的人,我想大家总是会觉得自己要尽一点什么样的责任。在社会这个群体里尽到自己的一些责任,要做自己的一些贡献,这样的使命感会促使你在毕业后一直寻找能够体现这一点的目标。目标也许会变,环境也许会变,但我的使命感从进入北大到毕业以来一直没有变。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激情。我觉得人会经历很多成功和失败的事情。也许你的教育背景、素质和你的努力程度能够决定很多,但我觉得还有贯穿始终的一点,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激情。每个人表现激情的方式不太一样,有的人可能表现的平静一些、文雅一些;有些人就可能激烈一些。

  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我觉得每个人都会在不同阶段经历不同目标的变换。不论搞学术研究还是在企业界搞工商管理,还是说在政府部门任职,这种情况均可能出现,而且从事范围会越分越细。但我觉得贯穿在所有这些变化里不变的,是使命感和激情。

  张晖(CMU教授,ACM Fellow)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同学们交流。刚才有同学问到,我们这20年相聚,最大的印象是什么。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我们的同学们是人才济济,对我来讲印象最深刻的,是同学的多才多艺,最后每个人的发展也是向各个方向发展。

  常有人说我们北大的学生有一些"眼高手低"。我记得我们毕业时,有一位老师留言"不怕眼高手低,怕的是既不眼高也不手高"。所以,我想北大的同学丢掉的不应该是眼高。眼高是说心气要高,心气高不是说挣钱要挣的最多,也不是说做销售要做到最大,而是说做事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包括选择你自己的方向。刚才有个同学说得非常好,每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你做的事情不一定要花费多少力气,但一定要乐在其中。

  我觉得大家应该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愿意把自己做的事情做得更好一些。这是非常重要的,眼高还要有自己的品味和独特的见解。我们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但不是要成长为一个大机器的螺丝钉,一定要丰富自己的人生和经历。

  学生提问:我想提三个问题,

  (1)刚毕业的我们还很难创业,更加关注的是就业。如果就业的话,公司要什么样的毕业生?

  (2)你们毕业20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样的成功是从毕业时就开始积累出来的,还是抓住了机会。做出选择对将来有什么影响?

  (3)第三个问题可能不太友好。我看到毕业照中有很多没有来到今天现场的学长们。我相信,北大的同学都很优秀,但我也相信,不是每个人都能当教授、总裁、董事长、总经理,那么其他同学的毕业规划是不是就算是失败的呢?

  张铭(北京大学教授,主持人)

  其实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不同。我觉得只要能找准你自己的一个位置,能够快乐、积极地生活,也是非常好的、非常成功的。

  但是,北大同学入学的时候就是百里挑一的,应该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准备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社会和家长对你们的期待也是很高的。补充说明一下,我们84级北大计算机系的同学总体上都是很优秀的,总裁、董事长、总经理不只是今天来的这些人,很多人也是这个级别的,或担任着高级职务,可以说,我们这些同学在中国的IT行业做出了很多成绩。

  刘洪(联想集团外设事业部总经理)

  坦率的说,我们计算机系的一般选择是读完研究生,选择国内比较好的企业,走技术开发的路线;第二条路,不一定要长期做技术,可以从事管理、营销工作等。如果是走第二条路,我有一个建议是,在工作中不是要做得很深,而是尽量把自己的面拓宽,工作面拓广之后,再去考虑深度问题。

  找工作、入门槛并不是很困难,难的是以后的发展。同学们还是需要低调一点,进入公司后,你要忘了你是哪个学校的。大多数企业不是看你是从哪个学校来的,更多的是看你的工作表现。选择工作重要的是能够有机会,而把自己放低一点,工作才有更好的发展。

  陈谷(IBM 软件新产品促进中心亚太区总经理)

  我们在交流中发现,很多人在研究生毕业时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或者一些人已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些都是会加分的。我在面试学生的时候,很看重的一点就是自信,在交流过程中应该要有充分的自信。公司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你的主动性。所谓主动,就是很多事情你要判断怎么做。

  刚才有位同学问,机会重要还是经验重要。我的回答是,很多情况下,机会跟你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这个机会不一定给你,但如果你在这方面表现出来优势,机会就会降落在你的身上,所以机遇和你的能力是分不开的。只有当你很主动的时候,才可能会有机会。

  赵丽(华大电子副总经理)

  我们和学校做过一些沟通,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觉得学校和企业还是有一些区别,为此,我在公司的新员工培训上讲过下面的四点要求:第一,你的目标要和公司一致。到了公司,你首先要把公司的目标与个人结合在一起。第二,做你该做的事情,且一定要做好。把你招进来,不是让你来挑老板的错的。第三,你要给公司创造价值。第四,要能与人合作。

  学生提问张晖:我知道您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取得了优异的成就,这一点非常不易。我想问您,除天赋外还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来促使您得到了这样的成就?

  张晖(CMU教授,ACM Fellow)

  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工业界,做得好都得靠兴趣,然后要靠努力。

  我觉得在技术领域其实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美国最先进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都是技术的竞争力。我们知道,Microsoft在2000年的时候还是如日中天,而Google在短短的8年之间就对Microsoft这种垄断地位进行了颠覆,形成了目前三足鼎立的局面。学计算机科学的人可能都知道,Google最强大的核心是它的系统,这个系统是谁做出来的?他们的头衔不是经理,不是总裁,而是高级工程师,是Google Fellow。这些人拿的股票不比经理少,他们在公司受到的崇拜也不比管理团队受到的崇拜低。所以,我想告诉同学们,做你自己的专长,做你自己的兴趣,相信行行出状元。

  同学们应该看到,成功其实是有多个方面因素造成的。我觉得技术方面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同学们的强项。也许有些同学有很强的社交能力,有很好的个人涵养,这些都非常重要。但是我也知道,很多同学之所以到北大,是因为你是数学竞赛的第一,或是编程的第一,那么希望你能把这些强项发挥出来。

  学生提问:刚才赵师兄说从始至终你的使命感都没有变,张师兄告诉大家眼高不是错误,我觉得这两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我想问的是,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来看,国外的创新和国内有什么不一样?我在Google实习过1年,感觉是他们的技术很先进,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拿得出来的东西。那么,我们的技术在哪里?我们该怎么做?

  张晖(CMU教授,ACM Fellow)

  创新有很多层次。国内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但如果和发达国家,比如美国这样的国家完全面对面地比较可能过于苛求。

  美国的优势在哪里?美国的优势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多层次的储备。产品的创新是分年限的,比如现在公司的研发是在今年和明年,是2~4年的创新,可能还有3~5年,甚至8~10年、10~20年的创新。什么叫10~20年的创新?比如说晶体管在贝尔实验室的发明,是在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完整存储过程之后的一个革命性的发展。所以,美国已有很完善的系统,有各个层次的储备。Google成功的原因,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聚集了许多有能耐的人,在短期内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这就是他们技术上的先进。同时,他们能够把贝尔实验室等技术人员凝聚在一起。他们的研究经过了20年的积累,是在20年前就已经播种下去的,这是非常强的一个流水线。

  我们最大的公司,包括联想这种公司,在技术上的储备,最前沿的研发也可能只是2~5年的,没有精力也没有资源来看5~10年的研发。我觉得这对国内高校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因为我们的大公司没有较长周期的研究目标。高校的优势就是能够暂时不受盈利的压力,教授和学生能稍微把眼光放远一点,能够做一些长期的储备工作。大家一定要想明白,面对不同层次的创新,很多技术都是经过10年、20年的储备打下的基础。

  刘洪(联想集团外设事业部总经理)

  创新有很多个层次。联想做到今天这一步,已经相当成功了。1996年,一键上网,让很多根本不会电脑的人学会上网,乃至后来的一键恢复功能,都是非常好的创新。只要你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创新,就能给整个市场带来非常好的作用。所以,不要以为一切都是很深奥的技术。另外,我们现在做的很多创新,已经不仅是IT方面了,比如说材料、工艺等创新。现在注重综合设计,是综合的创新。我认为把客户的需求搞清楚了,把专业的服务对象搞清楚了,你就会有一定的体会。

  牛合庆(东方通副总经理)

  我来谈一谈国内技术创新的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竞争完全是国外的竞争,不仅有一些国际一流的大企业,还有国外一些二类的企业都是我们强劲的竞争对手。技术创新是同国外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国现在的企业,尤其是技术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别非常大。整个环境,包括技术能力和水平,都是有差别的。成功的经验就是"取小胜为大胜,用时间换空间"。我们公司用了16年时间积累,使现有的技术水平基本上和国外的同类产品差不多,这完全是靠我们自己的团队长期积累研发出来的核心技术.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和国外水平相当的公司抗衡,这一点我们非常自豪。

  另外,刚才张晖也提到,国内很多行业的创新是在应用方面,即"市场带用"和"以用带人"。有市场推动才能有创新,不断的滚动发展才能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这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三是我们有非常好的环境,就是国家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包括非常多的鼓励和奖励,甚至基金的支持。刚才有同学说我们北大的学生可能大部分都在就业而不是创业,其实现在有很多鼓励青年创业的活动,我觉得大家有机会还是可以去尝试。现在机会很好,而且根据经验,国内完全可以有这种环境,做出更创新的产品和国际上的企业竞争。

  肖毅(HDS金融事业部总经理)

  从我的角度来讲,打工的体会比较深一点,创业对于我,与其说有经验,不如说有教训。刚才大家提到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更多强调的是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核心竞争力。我完全赞成。我想补充的是,很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一定是技术的创新,也可能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的推出,最大的风险就是被后来者拷贝,特别是后来者又是非常有实力的企业。所以,这种创新商业模式对于运营的节奏,要求就非常高。这对于创业者的综合素质,也是一个挑战。例如,我曾在苹果公司工作,苹果公司的确拥有很多独到的技术,而在市场定位方面,它清晰地定位在"时尚",现在市场上出现的iPhone很火,其实它的设计,在两年前我就在一个台湾公司看到,可是那家公司的这款产品不受欢迎。现在受欢迎了,是因为它是苹果的产品,它代表了时尚。在我看来,苹果的商业模式,就是在做"宗教"。还有一家也是大家熟悉的,就是DELL,它成功于直销的商业模式,虽然它今天在中国和印度也开始了渠道业务,那是它成功以后的发展。没有先前的直销,它根本就成长不起来。身边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有的甚至不在IT界,比如如家快速酒店的模式,7天酒店的模式,等等。技术核心竞争力好在哪里?不容易复制,或者说复制需要的时间较长。这是非常值得大家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想强调的是:不管是技术的领先还是商业模式的领先,最终只有落实到市场的领先,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另外,我非常喜欢赵为同学讲到的"激情",因为创业是一件很苦的事,没有激情,你就不会觉得这个苦是快乐。而他所提到的社会责任感,或说使命感,让你能够在最苦的时候坚持下去。而且,在阶段性成功时,因为使命感,你不会迷失未来的方向。

  最后,我想说:创业,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也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创业,刚毕业也不一定就是创业的最好时机。要有激情,也要理性。

  还有很多问题,我没有谈,比如团队。你要做起一个事业,就需要团队。你在哪个团队,你的团队在哪里?我不久就将辞去现有的外企工作,再挑起一个创业团队,JoyStor,从一个经理人,转换成一个Leader,这本身就是很大风险和挑战。我的团队年龄偏大,都是33-41岁的,我需要有20多岁的初生牛犊补充进来,希望跟在座的同学们以后有机会合作。北大的学生,永远是追求卓越的。而优秀的企业,也是如此。

  学生提问:有个问题想问到场的所有学长。我们现场有来自学术界的,比如说张晖学长。那么在企业界或者自己创业的这些学长们,你们在企业这么多年,应该很了解商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我想请教三方面学长的代表,各自谈一谈,您觉得从产业界或者商业界的需求来说,将来什么样的技术领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是值得我们年轻的学生去追求的。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呢?因为我想我们将来不一定去创业,可以找一个工作,而如果选择很好的方向,有很好的发展前途的话,可能会走很远。

  张晖(CMU教授,ACM Fellow)

  你的问题让我想起了一部美国电影《毕业生》,里面的主人公遇到类似的问题,他爸爸的挚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句:"塑料",那是70年代。

  我自己不相信我们能预测未来,我也不相信别人能预测未来。所以我想再次强调,我刚才谈到的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大学做研究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素质?首先就是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次是要有主动性。这两点其实也是连在一起的,只有你有了主动性,才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想你可以借鉴我们说的话,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我个人经历来讲,我在北大毕业的时候做图形学,图形学做得好的话,现在也一样发展得很好。

  我想,大的变革都是突发性的,如果比尔·盖茨在2000年能够预测未来的话,就不会有Google了。

  希望大家能够记住,我们是年轻人,世界是属于我们的。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志存高远,心气要高。每人都走自己的路,也许会走得不错。所以我想,行行出状元,你只要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脚踏实地。我非常赞成"做事一定要有激情,有兴趣,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我想结果总会是好的。可能会需要一点机遇,这个机遇和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是紧密联系的。有机会一定要利用好。

  杜平(私募基金投资经理,84微电子)

  刚才有同学提到,你们毕业时选择更多的可能是就业而不是创业。其实,今天的创业环境不比20年前我们那时差。刚才有位同学提问,就业的时候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从投资人的角度,间接地回答你这个问题。

  一般来讲,我们投一个项目,可能首先投这个团队,投给这一批人。你与其来讲我的项目有多么好,还不如多花一点时间讲你们这三五个人的背景,你们做了多长的时间,你们的长项在哪里。投资人会觉得,万一你的项目不能做,选择不是很正确,稍微拐个弯,只要你这个团队不错就能做好其他的东西。

  投资一个团队,我们考察的是四个方面。一是激情,二是执着,三是要有团队精神,四是要有智慧。作为北大毕业生来说,激情和智慧没有问题,出问题往往出在团队精神和执着上。我们常说,发现好的项目,就不要放松,一旦咬住就不松口,不要总是换来换去。毕业后的人生路也是这样,不要拐来拐去的,沿着一条路一直走,取得成功的概率最大,效率也是最高的。

  再一个是团队精神。不管是创业还是就业,团队精神非常重要,因为对现代企业来讲,需要综合性知识、配合的地方越来越多,不太可能一个人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好。我可能可以考虑95%,但往往问题就出在那没有考虑到的5%上,很可能会因小失大。如果有合伙人的话,他的支撑面重复很多,大家一起合作,可能就填充了那5%。投资团队是投资项目中的重中之重。

  董祖明(丽星邮轮中国旅游 副总裁)

  刚才的校友讲了许多很成功的经历,我是一个反例。我不是专家,也没有当到国际公司的总裁,但是有一条,我觉得我很成功的地方,就是我永远都很快乐。我们聚会,我是讲笑话最多的一个。我是另外一个状元,广东省国际象棋的少年冠军。

  我想给大家讲,棋如人生。其实,职业人生规划也是这样。人生的路很长,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有一个胜负观。我的教练教我下棋的时候,他首先教我的不是怎么样去赢别人,而是怎么样去输。就是当你遇到失败的时候,你要怎么样去承受,怎么样去克服失败,使下一盘棋下得更好。我想,这是作为漫漫人生长路中很重要的一个人生态度。你得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不畏惧失败,生命不息,冲锋不止,屡败屡战,总有一天能拿到冠军。

  学生提问:我想向你们请教一下,作为一个女性在专业领域的发展,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女性在职业中有什么样的优点,又有什么样的缺点?

  王会民(原方正总裁助理、集团董事,现任奇志通董事长)

  首先,女性要承认,你有不足,有很多工作不适合女生去做,因为身体状况的问题,由体力决定。为什么这个社会里成功的女性那么少,就是理性原因。理性就是你干一件事合不合算,很直观的就是收益。这个社会在多数情况下是按照理性来运转的,所以它不太认同女性感性这方面。

  从另一个方面说,如果你是理性的话,所有的就跟你的性别没有关系。因为你不需要干体力活,所以你和别人是没有差别的。如果你能保证做到这一点的话,就没有人能歧视你,或者说没有人愿意去歧视你,也就没有差别。从纯学术来讲,男女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在工业界和企业界,团队合作有时候可能会有影响,有些女性缺乏大气。这是一种行为模式引起的一种可能性,如果你能避免这种可能,实际上就不会受到伤害。大气就是团结人,容忍别人的弱点,更好的互补。

  张铭(北京大学教授,主持人)

  实际上男女生在思维和行为模式上是有一些差别的。女生要注意发挥自己细致周全的优势,克服女性的弱势和家务困扰。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感情用事;多一些大度和大气,少一些狭隘和计较。女性可以同时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和幸福的家庭个人生活,例如IBM华北区总经理、87级北大计算机毕业生鞠立。这需要我们发挥女性的智慧去权衡和把握。

  最后,感谢我们84级的大同学们,他们都是非常繁忙的。为了帮助我们在校学弟学妹们更好地成长,抽空来参加本次讲座并且开设暑假课程。更要感谢我们在校的小同学,你们积极参与讨论,说明你们在认真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暑假课的一个讲者李名霖认为,"一个大学的成功是看他的毕业生将来在社会上,在各个领域的成就。毕业生的成功对一个大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么多的讲者会带给大家他们各自最宝贵的经验、指导和告诫。但是,每个人的生活道路都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在听同一个故事时得到的启示也各不相同。希望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可以从学长们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中得到启发,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拥有更辉煌的未来,也更有能力回报父母、荣耀母校、贡献社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京大学启动建设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
· 1160亩!北大新校区,来了
· 北京大学破除“唯论文”倾向,探索研究生学术创新成果综合评价机制——学生有了潜心治学的底气
· 北京大学获批建设两个北京实验室
· 北大,将落户河南!
· 北京大学多位校领导调整
· 新突破:北大团队研制出全球首个110GHz纯硅调制器
· 北京大学,去甘肃!
· 国家杰青,任北大院长
· 北京大学郭蕾:新时期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探索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