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9年第9期 > 研究报告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土木类)
2009-09-15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字体大小: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流体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流体流动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有关后续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开拓新技术领域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

  1.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连续介质模型

  理解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流体的粘性与牛顿内摩擦定律。理解连续介质模型。理解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2.流体静力学

  理解压强概念,掌握流体静压强分布规律和总压力的计算方法。了解浮体稳定性计算。

  3.流体动力学理论基础

  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理解有关流束与总流的概念。理解流体运动的连续性微分方程,理解理想流体的欧拉运动微分方程及其沿流线的积分。掌握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及其综合应用。

  4.量纲分析和相似理论基础

  了解量纲分析的方法,理解相似概念和主要相似准则及其应用。

  5.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理解流体运动的两种型态和雷诺数的概念。了解圆管层流的运动规律,了解圆管紊流特征、混合长度概念、紊流流速分布。理解管路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掌握管路沿程水头损失及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了解边界层概念和边界层分离现象及绕流阻力。

  6.有压管流

  掌握短管、长管(串联、并联)的水力计算方法,理解枝状管网的计算原理。

  7.明渠均匀流

  理解明渠均匀流的水力特征,了解水力最优断面及允许流速的概念。掌握明渠均匀流的水力计算方法。

  8.明渠非均匀流*

  理解断面单位能量、临界水深、缓流和急流的概念。了解明渠非均匀流的水力特征与水流现象。掌握棱柱形渠道中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的定性分析,理解棱柱形渠道中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的定量计算。

  9.堰流

  理解堰流的水力特征及堰流计算基本公式。掌握宽顶堰流量计算及小桥涵洞的水力计算*。

  10.渗流

  理解渗流基本定律。掌握集水廊道和单井的水力计算。理解井群的水力计算原理*。

  实验教学内容和要求

  1.实验学时数应占课程总学时数的10%左右。

  2.实验包括演示型实验和量测型实验两类。

  量测实验项目必须包括下列内容:点压强测量;流量系数测量;阻力系素测量。

  3.提倡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三、能力培养的要求

  1.习题作业不少于60题。

  2.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倡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手段,使学生进一步获取和掌握流体力学知识。

  3.改进实验教学设备和实验教学条件,提倡每组实验学生人数不超过4人,以增加学生独立操作的机会,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几点说明

  1.为适应加强基础、按大类培养的教改需要,建议本课程不少于48学时。

  2.本基本要求为土木工程专业流体力学课程的最低要求,其中带*号者为选用部分。各校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情况加深、加宽。

  3.本基本要求将课程教学的要求分为三个档次,即掌握、理解和了解。掌握是指对教学内容理解透彻、清楚,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是指对教学内容理解清楚,并具有分析、计算问题的能力;了解是指对教学内容具有基本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圆柱尾流中心线上温度偏斜因子演化规律
· 雷诺数对平面湍流尾流中被动标量的影响
· 粗糙壁湍流的研究
· 兰州大学沙尘暴野外观测成果首次在流体力学顶尖期刊发表
· 新型高效填料层压降的数学模型
· 哈尔滨工程大学吴国雄等在物体入水的相似解研究上获新进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