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为了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目前正大力推行国家、省和校三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精品课程的建设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同责任。一个学校如果把一批受益面广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建设好,达到精品课程的标准,教学质量就有了基本的保证。本文从教师搞好教学的角度出发 ,通过探索教学规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好精品课程的目的。搞好课程的教学质量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承担这门课程的教研组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讲得精彩,道理讲得透彻,学生愿意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进行课程建设,积累教学经验。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同仁共 勉。
1.认真探索教学规律,精心设计讲课程序
认真研究教学规律,精心设计讲解程序,这是一个教师讲好课的最基本要求。各门课程的教学规律有相同的共性,也有自己的个性,我们既要研究共性,也要研究本门课程有别 于其他课程的自身特点。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优秀教师,两者都应进行认真的研究,作为参加教学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可先多关注后者。
教学规律不能仅仅认为是教课的规律,应该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先谈谈“教”,“学”放在第三部分介绍。
要教好课教师必须做到“悟透”课程内容。所谓悟透就是教师对课程内容和与其相关的知识要十分熟悉,有一定的深度,有经过认真研究课程内容后,自己总结归纳的心得。具体表现是讲课十分流利,逻辑性强,能够脱稿,不是简单地重复教材的内容,能够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能够多角度地讲解同一个问题。真正讲好课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本课程的内容在教学计划体系中的地位,与其他相关课程或知识点的关系。本课程需要什么样的先导知识,对后续课程有何影响,起到什么样的铺垫作用,教师必须心中有数。可概括为“前后关系”。
(2)要研究本课程的特点,认真区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对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何提出,如何切入,需要举一些什么样的例子等等都需要考虑周全。概括为“重点难点”。
(3)有的教师讲课只局限课本上的内容,课本上怎么写,他就怎么讲,不敢稍有变化。教师必须了解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这样讲课底气足,才能生动,不枯燥,有血有肉。这需要教师多看一些参考书和杂志,需要搞一些科研。有时看一本书,可能只有一点点东西有启发,这也是值得的。这是一个由多到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粗到精的过程。概括为“增强底蕴”。
(4)教师讲课要意图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在基本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之后,需要对每一节课进行“讲解程序设计”。一般可以采用正序方式讲解,例如讲解基本放大电路,给出本节课要讲述的题目,主要的内容,三言两语即可。然后给出电路结构,外电路如何保证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进而讲解工作原理等等。有时也可以逆序讲解,这往往用于电路功能十分明确的部分或电路的设计。有的内容可以根据题目定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压控振荡器,需要解决的任务有三,输入电压如何控制电路产生振荡,输入电压变化如何使振荡频率发生变化,最后推导数学表达式。在进行讲解程序设计时还需要注意前面的课程内容为后面的课程所做的铺垫,以及后面对前面的呼应。如果学生的 接受程度比较高,是小班上课,也可以把讲课的主要内容用提纲的形式发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最后教师总结。
对于大多数年轻教师做到把课程内容讲清楚并不太难,只要认真花时间备课,一般问题不会太大。有的人不善于表达,肚里有货倒不出,这需要加强锻炼。多听听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优点。教师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地完善、修正自己的经验。这不等于说需要许多许多年,自己有意识注意这些问题,经验积累 得就快。
2. 注意课程的性质,不断改革课程内容
我是讲“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本课程有两个目的,一是打好电子技术的基础,即所谓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二是为后续课程服务。简单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应用。
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例如电子元器件就从20世纪初的电子管,到50年代的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到70年代的小规模、中规模集成电路,再到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由于元器件的进步,必然会影响电子电路的变化和发展,基础也在变化,所以课程内容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
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有时也需要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原来认识的比较浅,比较孤立,后来认识比较深刻了,这有利于在更深的层面上揭示课程的内容;对同一个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变化了,原来是重要的,现在重要性降低了,甚至不重要了;有的随着新器件新方法的出现,使原来比较次要的内容变得重要了。
像电子技术这样的技术基础课,有别于数学、物理等基础课,它与工程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科技的发展必然很快要影响到课程内容,所以几年,甚至十几年,按照同一个内容不加改变地去讲述,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应及时地调整课程的内容,特别是为后续课程服务的内容,我校新执行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计划,在课时不增加的条件下,通过自身优化,新内容达增加20%左右。
3.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加强师生交流
师生交流实质上是增进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学生坐在教室里,必须要使其大脑活动起来,随着教师的讲解跟进思维。教师讲课,对象是学生,所以讲课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只管讲,不注意调动学生大脑的思维活动,不看学生的反映,是单向讲课,效果不会好。交流可有多种方式,从提问题启发、讨论 ,到一个眼神、手势都可起到交流作用。所以特别忌讳不面对学生讲课,或虽然面对学生,不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或说话声音很轻,平淡,象背书一样,学生也打不起精神听课。
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适时地提出问题进行启发是十分必要的。问题一般不宜太深,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可以降低难度,或者学生由于与此相关的某个概念没有想到,可据此再提出一个问题,进一步启发;如果学生回答 得很好,可以加深难度进一步提问。有时也可以提有“陷阱”的问题,利用概念的相近或条件的不完整提问,通过学生的解答去分析,为什么会掉入陷阱,通过一正一反,增强了反差,刺激了学生,吃一堑长一智,也就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
做例题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这需要认真地选择那些有利于巩固所讲述的概念,区别相近概念的题目,选择那些可以锻炼学生掌握正确思考问题方法的题目,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运用的概念。举一些生动的例子,引起学生共鸣,印象深刻,记得牢靠,也使课堂气氛活跃。有时好的例子需要课堂现场的气氛和教师的灵感,才能想出来,所以好的例子需要积累,应该提倡教师之间的交流。
答疑是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学生提的问题可以了解该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问题出在哪里;如果许多学生对同样的内容有问题,需要及时补救。有的学生从来不答疑,教师可以点名质疑。
4.教学实验是重要的学习手段
目前我国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改革,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方面,必须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大实验教学、CAI教学、自主型学习、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实验教学改革走过了从验证理论到注重实验能力培养之路,再到把实验教学设计成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又一次巨大的进步。能够积极主动地通过实验自学新的科技知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自我造血机能,这是质的飞跃。这是实验教学的新发展,是对旧的实验教学思想的变革。电子技术基础课的实践性很强,课程中所讲解的电路都可以在实验室中用较小的代价加以实现,这就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加大实验教学的改革力度创造了条件。
实验是一种既动脑又动手的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同时又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样就可以在理论和实践双重的高度上获取知识,这比仅仅在理论单方面获取的知识要深刻,牢固得多。实验教学应该与理论课教学相辅相成,形成理论课和实验课之间的良性循环。在实验的内容的选择上,最好能将一个个基本的单元电路,象堆积木一样不断扩大,最后做成一个实用的模块。从学生角度来说,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实验中来,才能获得好效果。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了问题,通过研究解决了问题,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这是一种高层次的享受。这时候的学生,不但增强了学习信心,也基本掌握了科学的实验方法,就可以在学习的王国里自由翱翔了。
我们通过发便携式实验箱,人手一套,学生随身携带,扩大了实验室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可以在宿舍、教室,进行实验的预习和连接电路,进行简单的实验;可以将实验搬到专用教室或实验室,教师边讲课,学生边进行实验,有的课程内容可以请学生先进行实验,教师后归纳总结,使理论课教学和实验教学完美结合,有力地提高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亲身参与的积极性。
5.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里面学问很多。本人认为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有个三方面需要考虑。一是研究课程内容,揭示内在规律,用科学的生动的语言,把课程内容讲清楚,课程内在规律揭示的清楚和逻辑性强往往是一致的。二是研究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学生愿意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讲课质量有关,一个教师讲课十分精彩,自然可以吸引学生听课。但也不尽然,社会的影响、某些课程级别考试的冲击、班风、出去赚钱、玩游戏、陷入感情旋涡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使学生愿意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全方位地加以治理。另外课程内容也不可能处处都能讲得精彩,一段相声,处处抖包袱,这样的相声谁也说不出来。课程的一部分内容属于叙述性、铺垫性的,也没有难懂的地方,以简单讲述或学生自学为主。三是要考虑优秀学生的需要,促使优秀学生成长。过去教师讲课,优秀学生吃不饱,影响优秀人才的成长。一大批学生的成绩平平,不如多出几个拔尖的。当然课堂上还是要以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来决定讲课的深浅,可以在教学大纲的水平上有所波动。对好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开点小灶,让他们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在他们完成实验任务后,请他们帮助教师带实验等等。
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工具,对于大多数课程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制作优秀的电子课件费时费力,目前许多学校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佳作不多,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许多课件只使用一种媒体,不运用颜色的效果,字太小,看不清,没有动态感,一幅画面只有一个动作,这样的课件就不会有好效果。这种“单媒体”的课件冠以多媒体的美名,有败坏多媒体名声之嫌。
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课件必须运用文字、公式、动画、图片、视频图像、语音等多种媒体。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上应具有分段分层展现的功能,有动态感,具有启发性参与性等特点,根据讲课需要随时可以调出前面的电路图、公式,这样的课件有时一幅画面会有上百个动作。课件的使用必须是讲解,而不是读屏幕,要特别注意控制播放速度,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要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优势,注意教学规律。这样好的课件配合正确的使用,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在进行言教的同时,特别注意自己的身教。用严肃认真、兢兢业业、学识精湛的教学作风 ,用热情的态度、亲切的关怀、耐心的教诲、坦诚的心态对待学生,用这些处世准则去影响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将 使学生终身受益。从大处讲,为国家为人民,振兴中华,从小处讲对得起父母。这些潜移默化,教书育人的作用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