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理工科通讯 > 2005年第7期 > 研究报告
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
2005-11-18    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字体大小:

  一、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专业名称:环境工程

  专业代码:081001

  所属门类:工学  环境与安全类

  1.专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和环保事业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1973年开始,我国个别学校在给水排水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等本科专业中开设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或设置了废水、废气治理专业方向。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国有数所高校开始按工学环境类本科专业招生,专业名称包括“环境工程”、“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等。从1978年开始,更多高校采用了“环境工程”这一本科专业名称。1979年教育部修订颁发的工科专业目录中列入了“环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类。

  1984年,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了规范,在工学中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代码1401,相近专业:环境监测)和“环境监测”(专业代码1402,相近专业:环境工程、工业分析)两个本科专业,并试办“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代码:试22)本科专业。在1987年、1993年原国家教委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的修订中,仍保持了环境类工科专业设立“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和“环境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的体系,其中“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可兼授理学、工学学位。

  1997年4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以教高[1997]13号文发出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建国以来的第四次全面修订。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于1998年颁布,其中工学的环境类本科只设一个专业,专业名称“环境工程”(专业代码:081001,相近专业: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隶属环境与安全类。新的“环境工程”专业得到加强与拓宽,涵盖了原来的“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部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部分)”、“农业环境保护(部分)”等原有专业。

  目前,我国环境工程专业的招生及专业设置仍以1998年修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为基础。

  在国家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事业大发展和对环境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环境工程专业教育高速发展,设有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科点持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至2004年,全国设有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达到247所,年招生人数已达到2万人左右。我国环境工程专业设置的发展情况见下表。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设置发展表

1977

1987

1995

1999

2000

2001

2004

专业点数

7

36

52

149

175

198

247

 

  为了推进全国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加强对专业教育的指导,推进全国环境工程类专业教材建设,教育部于1985年批准成立了高等工业学校环境工程类教材委员会。1990年,教材委员会改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991年成立了第二届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1995年成立了第三届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2001年,教育部统一按大类成立了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立了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教育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全国环境类专业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服务工作。

  2.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概况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方向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物理性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农业环境保护、环境地质、生态保护与生态工程等也是近年来新的发展方向。

  3.主干学科的方法论介绍

  本专业着重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培养模式中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工程技术三类基础课程构筑平台。化学类、生物类、力学类课程则成为这一专业平台下贯穿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课程的三大支柱。

  培养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工程实践训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对环境工程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对相关学科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基本了解,使学生把专业理论与解决工程的实际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本专业的相关学科及影响本专业教育的因素

  本专业的相关学科包括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化学工艺与工程。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解决环境工程中的科学问题,它为环境工程学科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给水排水工程主要以市政用水为研究对象,专业内容包括自来水的取水、输配水系统、处理工艺与工程;污水收集系统和处理工艺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系统、工业给水与排水及水资源保护等,与环境工程中水处理研究方向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化学工艺与工程专业的反应工程与分离工程为环境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内容主要有建筑物理环境、室内环境及其设备系统、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在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方面与大气污染控制有相通的技术基础。

  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还包括生物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工程、能源工程、农业工程、信息技术等。本专业的学生根据需要了解这些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达到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学会用相关学科所涉及的工程措施来控制环境污染,同时也通过环境技术和工程来解决这些工程所产生的环境问题。

  二、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1.本专业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是一门与土木建筑、化学工程、生物学、气象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通过评价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用具体的工程、规划和管理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与资源,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本专业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本专业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本专业人才培养应具备以下要求:

  (1)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

  文化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

  专业素质: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科学素质包括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求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工程素质包括工程意识、综合分析素养、价值效益意识、革新精神。

     身心素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2)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设计能力、计算机及科学技术应用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具备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试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

     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试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科技方法、科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法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化学工程基础、工程管理、电工电子学、土建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知识:本专业确定的主干学科的科学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外语、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方向知识包括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制图、电工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资源工程、生态工程等专业知识。

     三、本专业教育内容和体系

     1.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1)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设计的理论依据

     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设计适当的知识体系为载体来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强化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使每一个知识模块构成一个适当的训练系统。

     (2)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环境工程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普通教育(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大部分及15个知识体系构成:

     普通教育内容包括:

     ①人文社会科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

     ②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

     ③经济管理: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

     ④外语。

     ⑤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程序语言、计算机绘图及信息技术应用。

     ⑥体育。

     ⑦实践训练: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等方面。

     专业教育内容包括:

     ①相关学科基础:力学类课程、工程制图、电工学、生物学等方面。

     ②本学科专业方向: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物理性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环境规划和管理、环境评价等方面。

     ③专业实践训练: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综合教育内容包括:

     ①思想教育。

     ②学术与科技活动。

     ③文艺活动。

     ④体育活动:课内与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⑤自选活动等。

     2.构建知识体系

    (1)本专业知识体系一览

     ①通识教育知识: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知识。

     ②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力学、工程制图、电工学、环境工程原理或化工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③专业知识: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清洁生产、生态工程等知识。

     (2)每个知识领域包含的核心知识单元及应选修的知识单元

     ①通识教育知识单元

     德育教育类的核心知识单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军事理论等。

     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计算机类的核心知识单元包括:计算机文化、计算机软件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体育:达到国家高等学校本科生体育锻炼标准。

     数学与工程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物理: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

     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及其实验。

     工程制图: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②专业基础知识单元

     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或水力学,工程制图,电工学,环境工程原理或化工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或环境生物学。

     ③专业知识单元

     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工程实验,生态工程,清洁生产、循环经济。

     ④选修知识单元

     环境工程仪表与自动化,环境工程仿真与控制,环保设备基础,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环境法学,特色选修知识单元。

     3.构建课程体系

     (1)通识教育课程

      ①德育教育类:

      毛泽东思想概论,1.5学分,16学时;

      邓小平理论概论,2.5学分,32学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5学分,32学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1.5学分,16学时;

      思想道德修养,1.5学分,16学时;

      法律基础,1.5学分,16学时;

      军事理论,1学分,16学时。

      ②外语类

      大学英语,14学分,224学时。

      ③计算机类

      大学计算机基础,2.5学分,32学时;

      计算机软件及信息化技术,2.5学分,32学时。

      ④体育类

      体育,4学分,128学时。

      ⑤数学

      微积分,10学分,160学时;

      线性代数,3学分,48学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48学时。

      ⑥ 物理

      大学物理,6学分,96学时;

      物理实验,1.5学分,48学时。

      ⑦化学

      无机化学,2学分,32学时;

      有机化学,2学分,32学时;

      分析化学,2学分,32学时;

      物理化学,3学分,48学时;

      化学类实验, 1学分,32学时。

      ⑧工程制图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3学分,48学时。

      ⑨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2学分,32学时;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1学分,32学时。

      ⑩其他与本专业相关的特色课程。

      (2)核心基础课程

      工程流体力学或水力学,3~5学分,48~80学时;

      工程力学,3学分,48学时;

      电工学,3学分,48学时;

      环境监测,2学分,32学时;

      环境监测实验, 1学分,32学时;

      化工原理或环境工程原理,3学分,48学时。

      注:以上课程至少选择5门。

      (3)核心专业课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学分,48学时;

     水污染控制工程,4学分,64学时;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2学分,32学时;

     环境评价,2学分,32学时;

     环境工程实验, 1学分,32学时;

     *物理性污染控制,2学分,32学时;

     *环境规划与管理,2学分,32学时。

     注:*课程至少选1门。

     与本专业相关的特色课程,6学分,96学时。

     (4)选修课程

     环境工程仪表与自动化,2学分,32学时;

     环保设备基础,2学分,32学时;

     环境工程仿真与控制,2学分,32学时;

     环境工程施工技术,2学分,32学时;

     环境工程技术经济,2学分,32学时;

     环境管理与法规,1学分,16学时;

     与本专业相关的特色课程,4学分,64学分。

     4.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环境工程专业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采用顶层设计的方法,总体构建实践性环节科学体系,着重培养以下能力:(1)实验技能;(2)工艺操作能力;(3)工艺设计能力;(4)工程设计能力;(5)科学研究能力;(6)社会实践能力等。设置以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专业认识实习,1~2周,1~2学分;

     生产实习2~3周,2~3学分;

     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1.5~2.5周,1.5~2.5学分;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0.5~1周,0.5~1学分;

     毕业实习,3~4周,3~4学分;

     毕业设计(论文),12~17周,12~17学分。

     四、专业的教学条件

     1.师资力量

  (1)师资知识结构: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合理,有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工程流体力学、土建工程、机电工程等学科的专业教师,本学校的专职教师能独立承担专业基础课和70%以上的专业课。

  (2)师资职称结构与年龄结构:担任主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应为讲师及其以上职称的教师,年龄结构合理。

  (3)师资人数及学术水平:设有专业教学机构,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的学科带头人及后备梯队,有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并开展相应的科研活动,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专任教师系列人数10人以上。

  2.教材

  教材选用要符合教学大纲或专业规范,基础课程的教材应为正式出版教材,专业课程至少应有符合教学大纲的讲义。

     3.图书资料

     除了符合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设置必备的图书资料条件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

     (1)有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书籍5000册以上;有关环境工程及相关学科专业期刊50种以上,其中应有外文专业期刊;能经常补充新出版的书刊资料。

     (2)有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的现行法律法规以及较齐全的规范、标准等文件资料。

     (3)有具有保留价值或真实反映教学水平的图纸、资料和文件。

      4.实验室

     (1)实验室:应有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学等实验室,所开实验能满足本科教学要求。

     (2)试验设备拥有率:操作性实验每组不多于4人、演示性实验每组不多于12人。

     (3)仪器设备完好,并能够及时更新。

     (4)教学用计算机:不少于0.5台/人(按一个年级计)。

      5.实习基地

     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3个以上,包括工艺流程完整有代表性的污水处理厂(站)、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物理性污染控制设施、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设施。

      6.教学经费

     新设本专业的开办经费一般不低于20万元(不包括固定资产)。应有足够的教学经费以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五、制定本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

     本专业规范所依据的主要参考指标如下:

    (1)本科学制: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以根据学分制要求进行学制管理。

    (2)在校总周数:200~202周(其中教育教学166~168周,寒暑假32~34周)。

    (3)四年制专业,普通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总学分为180~200学分左右,各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总学分。综合教育的学分本专业规范不作规定。

    (4)普通教育(通识教育)的学分为90~100学分,其中应包括:①政治思想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学分;②经济管理学分;③自然科学学分;④体育学分;⑤外语学分;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学分。各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学分。

    (5)专业教育的学分90~100学分。

    (6)实践教学学分占普通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总学分的参考比例,各校可根据具体特点进行确定。

    (7)学时与学分的折算办法:未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学时与学分的折算由各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本规范建议课程教学按16学时折算1学分、集中实践性环节按每周折算为1学分的方法折算。在特殊情况下,某些课程的学时学分折算办法可自行调整。

  附件: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之一  环境监测教学基本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之二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基本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之三  环境工程原理教学基本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之四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基本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之五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基本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之六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学基本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之七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基本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之八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基本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之九  环境评价教学基本内容

  注:各教学基本内容中“*”之后为选修内容。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